九江市博物馆藏有一件清光绪款窑变釉贯耳瓶(图1)和一件清宣统款窑变釉贯耳瓶(图2)。清光绪款窑变釉贯耳瓶高29.7厘米,口径长10.8厘米,宽9厘米;足径长12厘米,宽9.2厘米;“亚”字形直口、溜肩、长方形圈足。肩部堆塑双贯耳,腹部模印桃纹。底部无釉。清宣统款窑变釉贯耳瓶与清光绪款窑变釉贯耳瓶器型基本一致。底部皆为阴刻六字双行楷书款,分别为“大清光绪年制”和“大清宣统年制”。器身通体施窑变釉,釉面以红色为主色,交相辉映着黑色斑块,在口沿及折角釉薄处露出白色底色。清光绪款窑变釉贯耳瓶略带紫色,清宣统款窑变釉贯耳瓶则基本上只有黑色。笔者在参与九江市三级文物鉴定过程中,发现九江地区一些博物馆也藏有此类文物。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刻款清晰端正,胎质细洁,胎体厚重,比例协调,俊秀挺拔,线条优美流畅,予人高贵静穆之美。具有典型官窑特征。笔者就此类文物与大家进行一些探讨交流。
窑变釉的起源和发展
据考古发现,窑变釉至迟在隋代就已出现,安徽寿州窑青瓷就曾出现过窑变釉。1973年安徽亳县机制砖瓦窑场M2隋开皇二十年(600)王幹墓出土了一件四系青瓷罐,器内施满釉,器外施青釉,釉不及底,盘口及肩部积釉处呈紫翠色的窑变。蚌埠市郊出土隋青釉四系盘口壶,积釉处也呈紫翠色的窑变。从这些器物可以看出,此时的窑变釉应该还是一种偶然的出现,并不是工匠刻意而为。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鲁山窑花瓷腰鼓,唐人南卓撰《羯鼓录》中记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调查鲁山窑址时发现了黑釉花瓷腰鼓残片,其特征与传世腰鼓完全一致,证实了这件黑釉花瓷腰鼓系河南鲁山窑制品。从花瓷腰鼓的斑点装饰看,这种釉面变化应是有意为之,推测至唐代晚期,已基本掌握了窑变技术。
将这种装饰风格推向极致的当属宋代五大名窑的钧窑。钧窑以其窑变釉闻名于世。它创造性地使用氧化铜作为着色剂,在还原焰中烧出窑变铜红釉,并衍生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鸡血红等多种窑变色彩,深受后世喜爱。至元末,北方的钧窑生产走向没落。
明清时期南方江西景德镇、福建石湾、江苏宜兴都生产过窑变釉。清代雍正皇帝对钧窑情有独钟,让景德镇御窑厂仿制钧窑瓷器。据《清档》记载,清雍正六年(1728)派唐英监景德镇窑务,雍正七年创烧仿钧窑,雍正十三年终获成功。雍正十三年(1735),唐英在其所写《陶成纪事》碑文中,记述了仿清宫所发宋钧窑器而烧得窑变釉之事:“钧釉,仿内发旧器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粉青、骡肝马肺五种,新得新紫、米色、天蓝、窑变四种。”唐英《恭进上传及偶得窑变瓷器折》记载:“奴才在厂制造霁红瓷器,得窑变圆器数件……虽非霁红正色,其釉水变幻,实数年来未曾经见,亦非人力可以制造。故窑户偶得一窑变之件,即为祥瑞之征,视同珍玩。”由此可见,清代窑变釉是景德镇御窑厂在生产仿钧釉基础上衍生出的一个新品种,“可以认为是钧釉的一个独特变种”。它是将多种不同色釉施于一器,在高温下自然流淌,数种色彩与红色熔融流动,互相渗化,犹如火焰状的色彩和图案,极富质感,因此人们把较红的谓之“火焰红”,偏蓝的冠以“火焰青”。
清代窑变釉的工艺
据王圻《稗史汇编》记载:“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他认为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称之为“窑变”。清代的《景德镇陶录》也认为:“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态,直名之曰窑变,殊数见不鲜耳。”其制作工艺,据清代《南窑笔记》记载,“法用白釉为底,外加釉里红元子少许,罩以玻璃红宝石晶料为釉,涂于胎外,入火藉其流淌,颜色变幻,听其自然,而非有意预定为某色也。其复火数次成者,其色愈佳。”雍正时御窑已能通过控制配料和窑炉火候、氛围,人工烧造出精美的窑变釉色,但烧制难度较大颇为珍罕。其做法是先在涩胎上施一层仿钧铜红釉做底釉,上面再覆盖一层能产生液相分离并含有适量钴、铁、锰的特制釉料,然后入窑经1300℃左右的高温还原焰焙烧而成。在还原气氛中,釉中含氧化铜,釉面就会呈现红色,釉中含氧化铁,釉面就会呈现青色,釉中含氧化钴,釉面就会呈现蓝色,釉中含氧化锰,釉面就会呈现紫色。当釉中同时含有这些元素时,釉层一经熔融垂流,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即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清代窑变釉四方贯耳瓶是清代官窑瓷器中的精品
四方贯耳瓶器型源自古代青铜礼器。宋代开始在瓷器中出现此类器型,后一直是历代文人案头的陈设器。清代将瓷器造型分为圆器和琢器。四方贯耳瓶是琢器中的一种,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对胎、釉要求较高。在景德镇工匠间,有“一方抵十圆”之说,可见烧制方器之难。据历年报销瓷务总册分析,清代御窑厂窑变釉四方贯耳瓶的平均上色烧成率不足两成。
清代各朝窑变釉四方贯耳瓶底款皆为刻款,雍正时期,底款为阴文篆刻“雍正年制”四字两行篆书款,乾隆、嘉庆、道光时为阴文六字三行篆书刻款。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底款为阴文六字双行楷书刻款。纵观清代,官窑瓷器中底部用刻款的并不多见,只在仿均釉、炉钧釉、茶叶末釉等单色釉瓷器上使用。此类瓷器是直接在清代帝王授意下生产,由景德镇御窑督陶官亲自负责,烧成后也是用于陈设或帝王把玩。在《清档》中经常可以看到历代帝王亲自指导窑变釉生产的档案。此类瓷器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其制作精美是清代其他官窑瓷器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