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考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的考古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自1928年发现城子崖遗址以来,山东考古走过百年历程,一代又一代考古人筚路蓝缕、接续奋斗,构建起“扁扁洞遗存—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新时代,山东考古工作实践和研究认识取得了重要进展,考古队伍不断壮大,科技能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重要发现、研究阐释成果丰硕,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十年,是山东考古事业发展最快、最好的十年,是考古工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最见成效的十年。
守正创新,多举措强化考古工作
山东省委、省政府把促进考古事业发展作为重要文化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2017年,召开全省考古工作会议,提出山东考古“再创辉煌”的奋斗目标。2019年12月,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提出15条关于考古工作的任务措施。2021年4月,召开高规格的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擦亮“海岱考古”品牌等政策措施。今年6月,省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做好重点文化遗产遗迹的考古发掘、遗产保护、活化利用,积极开展文化展示和交流活动,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山东故事。
山东省文物局强化系统思维,抓好工作落实。两年来,印发了《山东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山东省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工程建设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的意见》《关于协作加强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等5个考古工作的政策性文件。省委编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加大了对考古工作的支持力度。山东考古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得到加强。
——明确工作目标定位。全省文物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总目标,着力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做好考古成果挖掘、整理、阐释工作,再创山东考古事业新辉煌,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山东新贡献。
——强化“保护第一”理念。树牢“靠前保护”意识,推动“先考古、后出让”制度落实,实施区域性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对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项目涉及地域,科学评估“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地块,根据地下历史文化遗存埋藏概率大小,开展文物区域风险研判,合理划分文物分布等级。
——实施考古课题研究计划。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项目,深入开展主动性考古,深化多学科综合研究,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海岱地区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建立工程考古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事项实行工程建设并联审批,纳入联审联办流程。山东省文物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文件,联合加强工程建设考古工作,实施土地规划许可信息推送和共享常态化。
——实施考古科技创新计划。以省文物保护科研修复工场为依托,培育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开展多学科、多领域考古研究,建设山东考古博物馆、“文物山东”云平台,以先进的科技手段、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充分挖掘展示文物的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
——实施水下考古研究计划。设立山东省水下文物保护区,开展盐业遗产、“海上丝绸之路”、明清海防设施、近现代沉舰、内水湖泊库区等涉水文化遗产研究。
——打造山东考古遗址公园集群。突出人文、绿色、公益主题,推进鲁国故城、南旺分水枢纽、城子崖、大汶口、齐国故城、两城镇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开展山东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到2025年实现20个省级以上考古遗址公园对公众开放。
——开展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依托文物考古资源聚集区域,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对标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开展山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
——实施“海岱考古”传播推介行动。与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山东广播电视台策划拍摄专题片,在新闻媒体开辟考古专题,出版《海岱考古》图书,利用公众考古、展览展示、讲座报告、多媒体、自媒体等形式,宣传考古成果和新时代考古精神。
——加强文物考古队伍建设。改建成立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成立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今年为厅直属文博单位增加了编制,并为文物大市、文物大县下沉考古编制,要求有关市县相应配套增加。对标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立考古基地和工作站,推动地方考古调查勘探队伍发展壮大。
——实施考古人才培育工程。推动山东大学等8所高校、莱芜职业学院等2所职业院校强化考古、文博等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依托泰山学者、齐鲁文化人才工程等,加快文博人才集聚和培养,5年内培养和引进30名左右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总数达到100名。
实证历史,展现中华文明灿烂成就
2012年以来,国家文物局设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课题,山东的“海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研究”“海岱地区夏商西周考古研究”两项课题获批入选。同时,山东省参加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至第五阶段的课题研究。围绕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对汶上南旺分水枢纽、曲阜鲁国故城、泰安大汶口、临淄齐国故城、章丘城子崖、章丘焦家遗址等进行了考古发掘。对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遗址、利津铁门关等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在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的同时,提高服务意识,做好工程建设中的考古工作。
大量的考古工作取得丰硕的考古成果,重要发现、学术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定陶灵圣湖汉墓、沂水纪王崮春秋墓、章丘焦家遗址、滕州岗上遗址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省入选累计达到20次、项目23项。威海湾一号沉舰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山东省水下文物保护区。跋山遗址、稷下学宫遗址、琅琊台遗址等取得重要考古发现。
2021年10月,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章丘城子崖遗址、临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临沂银雀山汉墓、青州龙兴寺遗址等6项入选。
十年来开展的考古发掘项目,在相关领域解决了重要学术问题,实现了新突破,实证了海岱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体现了海岱地区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以考古项目类型为纲,年代为序,撷取介绍。
“考古中国”项目
沂水跋山遗址
位于临沂市沂水县沂河上游河奎村,遗址年代初步测定为距今10万至6万年。2021年4月以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一批类型丰富的石制品,及骨、牙、角制品,其中象牙铲形器为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象牙器。遗址文化层位丰富、连续,保存了极为丰富的人类活动信息,是山东地区首次发现的连续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对于建立我国东部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序列,解释东亚现代人类形成、发展、迁徙等提供了重要资料。2021年9月,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通报了跋山遗址考古成果。
滕州岗上遗址
位于枣庄市滕州市东沙河街道陈岗村东部,面积约80万平方米。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极为丰富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包括1圈夯土城墙与壕沟、两处墓地共计31座墓葬、7座房址等遗迹。其中大汶口文化城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海岱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之一。高等级墓葬器物箱葬具结构的首次发现,为研究大汶口文化棺椁制度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材料,成套陶、玉、骨、牙礼器的出土,标志着礼制器用制度的基本形成。岗上遗址的考古发掘丰富了对鲁南地区乃至整个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阶段中心性聚落内涵的认识,对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在海岱地区的实证。
章丘焦家遗址
位于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南距城子崖遗址4公里。2016年以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大汶口文化中期夯土城墙和壕沟,城址总面积约12.25万平方米,排列有序的140多座房址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居住形态研究的空白。340多座墓葬内涵丰富,其中30多座大型墓葬棺椁俱全,随葬品常见玉钺、玉镯、陶高柄杯、白陶器和彩陶等,在大墓附近还发现20多座陶器或动物祭祀坑。焦家城址从制造工具、发明科技、建设村落、营造城池等各方面展现出“文明要素齐全、文明社会开启、以棺椁制度为代表的礼制初步形成、手工业专门化出现”等多重特征,有力实证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
莱州吕村遗址
位于烟台市莱州市平里店镇吕村北。2021年4至11月,烟台市博物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莱州市博物馆组队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遗迹572处,包括环壕、围墙、房址、祭祀坑、窖穴等重要发现,其中发现的环壕聚落面积约87万平方米,是胶东地区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史前聚落。遗址的发掘对研究胶东沿海和海岱内陆地区龙山文化早期阶段的联系与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济南大辛庄遗址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大辛庄村东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30万平方米。20世纪60年代至今,大辛庄遗址经过多次调查和发掘。该遗址发现有房址、夯土基址、贵族墓葬、大型窖藏坑、水井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陶、铜、石、骨、蚌器等遗物。2003年发掘出土数件商代晚期刻辞甲骨,是商代都城以外的首次发现且具有自身特点,在甲骨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2010年、2014年以及2020年对大辛庄遗址的发掘,发现“夷式簋”、不同等级墓葬以及与冶铸、陶器制作相关的遗存,包括陶制鼓风管、大量铜渣、附着铜渣的炉壁、窑炉以及大量烧灰堆积,再次证明大辛庄遗址存在规模化的陶器手工业和一定规模的青铜冶铸工业。甲骨文与高等级居址和贵族墓葬的发现,表明大辛庄遗址是商代东方的一处中心聚落,可能是地方贵族居地或方国都邑。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建立起鲁北地区商文化编年体系和年代框架,确立了商文化大辛庄类型,是商代考古的重要发现。
菏泽青邱堌堆遗址
位于山东菏泽高新区马岭岗镇寺西范村,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2018至2021年,山东大学、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发掘1800平方米,发现一批包括龙山至明清时期的遗存,尤其是保存较好的龙山文化中晚期土坯房址50余座,岳石文化房址8座。首次在鲁西南地区发现二里头文化风格的陶爵2件,且岳石文化陶器与较多下七垣文化陶器共出,揭示出鲁西南地区二里头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与以往认识不同,它继承了本地龙山文化因素,与下七垣文化交流频繁,又明显吸收了来自二里头文化的礼制因素。发掘为重新思考豫东鲁西南地区龙山文化向岳石文化的过渡,夷、夏、商在文化面貌上的碰撞与交流等问题,提供了一批重要的新资料。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
泰安大汶口遗址
大汶口文化命名地,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堡头村之间,面积约45万平方米。1959年首次发掘,揭露一处大汶口中晚期的完整墓地;1974和1978年的发掘收获一批北辛文化晚期和大汶口文化早期的考古材料。2012年至201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汶河北岸又持续多年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揭露出一片完整的早期居址。这批房址分布密集而规律,房址中的规模反差与早年发掘的墓地情况恰成呼应,证明大汶口遗址代表了海岱地区社会复杂化的最早开端。遗址以前后延续的丰富文化内涵,实证了海岱地区史前文化谱系的清晰脉络,为研究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和探索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章丘城子崖遗址
龙山文化命名地,位于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龙山村东北,面积22万平方米,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至2019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遗址进行了新一轮调查与发掘。发现龙山文化早期环壕遗迹,确认了龙山文化中期开始在遗址边缘修筑城墙;发现岳石文化时期早晚两期城圈;发现岳石文化晚期“一门三道”城门结构,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一门三道”城门遗迹实例。城子崖是岳石文化时期重要的城址,早晚两期城址的确定,更加突出了城子崖遗址在岳石文化阶段的重要性,为研究岳石文化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及礼制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考古遗址公园考古项目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
鲁国故城遗址,位于曲阜市市区及周边,面积约10.35平方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宫城、郭城、城门、居址、墓地等系统考古发掘。目前,故城东南角、东北角、北中段、北西段城墙遗址和望父台墓葬区、宫城区、南东门遗址等保护、展示项目实施完成并开放。鲁国故城是西周初年礼乐制度的奠基者周公的封国,在考古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目前国内经过系统勘探的唯一一个贯串两周始终的国都遗址,被学界认为是最接近《周礼·考工记》所载周代都城形制规范的遗址,更是礼仪中国的重要例证。
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遗址
位于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南旺分水枢纽是为解决京杭大运河跨越水脊而建设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水运枢纽,是大运河上科技价值最高的节点。2008年至201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以汶运交汇口和南旺分水龙王庙为核心,北至十里闸,南至柳林闸,东至徐建口斗门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区内水工设施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因20世纪初运河停运,地表淤积至不见的分水龙王庙遗址、运河砖砌河堤、邢通斗门、长鸣斗门、徐建口斗门、会通河及小汶河南旺枢纽段及柳林闸、寺前铺闸等通过考古工作再现于世。目前,邢通斗门、长鸣斗门、徐建口斗门等遗址已对外开放展示。
日照两城镇遗址
位于日照市城区东北10公里处,最早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2018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进行考古发掘,发现龙山文化时期遗迹及数量较多的陶器和石器,发现了形制多样、结构保存较完整的龙山文化房址,这些发现丰富了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的内涵,为深入研究龙山文化时期两城镇遗址的房屋建筑方式、聚落布局、聚落演变和社会组织结构,推动龙山文化经济与社会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齐国故城临淄稷下学宫遗址
稷下学宫是临淄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齐国故城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战国时期在齐国都城临淄设立的集学术研究和政事议论于一体的机构,是当时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中心,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2017年以来,随着齐国故城考古工作的开展,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齐国故城小城西门外,发现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基址群。根据基址位置、营建方式、规模形制和整体布局,结合文献中关于稷下学宫地望的记载,同时参考汉魏洛阳城太学遗址的特征,初步判断此建筑基址为稷下学宫遗址。由于国内对于学宫建筑研究尚不充分,考古发现尚未出土能够证明遗址性质的文字资料,目前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判断遗址性质。建筑基址群的发现为寻找稷下学宫提供了重要线索,是齐国故城和齐文化研究的重要突破。
配合工程建设考古项目
滕州西孟庄遗址
位于枣庄市滕州市界河镇西孟村西南。2018至2019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考古发掘,揭露出一处龙山文化小型围墙聚落。西孟庄是目前唯一得到完整揭露的龙山文化聚落,聚落结构与以往常见的龙山文化小型聚落有极大不同,防御性突出,表明西孟庄聚落可能是一处军事据点,系相关发现首次面世,对于分析和估量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对龙山社会复杂化进程的认识。
邹平东安遗址
位于滨州市邹平市北部。2020年展开考古发掘,面积约50万平方米。遗址内涵丰富,从龙山时期延续至唐宋时期,对了解小清河流域文化谱系有重要价值。西周时期遗存是发掘的主要收获,1号车马坑是迄今山东地区同时期级别最高的,从规格上看指向国君的可能性很大。发掘区中部发现了高规格未完工的墓道,进一步证实陈庄城址之外存在高规格、高等级贵族墓葬区。这些发现对于理解西周时期尤其是西周中期之前陈庄城址遗址的性质,了解齐国早期历史及早期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沂水纪王崮墓群
位于临沂市沂水县城西北约40公里处的纪王崮山顶。2012至201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临沂市文物部门对两座春秋墓葬及车马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一号墓为带一条墓道的岩坑坚穴木椁墓,由墓室、墓道及附属的车马坑组成,墓室与车马坑共凿建于一个岩坑之中。二号墓为未建成的墓葬。车马坑位于墓室的北部,残存独辕车四辆。出土文物近200件(套)。根据墓葬及车马坑的规模形制推断,该墓为春秋中晚期莒国的一代国君之墓,对研究该地区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工艺技术、丧葬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济南梁王遗址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鲍山街道办事处梁王庄三村东北,面积约14万平方米。2020年3月至7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平面呈长方形的东周城址。梁王东周古城为目前济南城区内发现时代最早的城,该城址的发现对于济南城建史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将济南城区建城的历史向前推进一千余年。
济南元代郭氏家族墓地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董家街道季家寨村东南。2021年4月至7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进行考古发掘,墓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共12座墓葬,其中11座为砖雕壁画墓,1座为石室墓,均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等部分组成。元代郭氏家族墓地是山东地区首次发现的证据充分、年代明确的砖雕壁画家族墓地,也是山东地区壁画墓数量最多的元代家族墓地,为研究元代晚期济南地区的民族交流融合、特定阶层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墓葬营建过程方面提供了代表性材料。
重要大遗址项目
青岛琅琊台遗址
琅琊台遗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至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
发掘分“大台”台顶和沿海的台西头村东南两个地点。通过持续工作,对“大台”夯土建筑的规模、形制有了一定的了解,发现道路、房间、石砌地漏及排水管道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板瓦、筒瓦、瓦当及铺地砖等建筑材料,据此推测大台为一处秦汉时期高台建筑,佐以先前发现的秦代刻石,基本可推定为秦始皇所筑琅琊台之所在。同时,在台西头村东南沿海发现一处长廊与庭院结合的大规模建筑,年代为战国时期,可能具有较高的等级和特殊礼制意义,为追溯秦汉皇帝东巡琅琊的历史渊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琅琊台遗址是山东沿海一处重要古代遗址,与众多重要历史事件有关,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考古发掘为山东地区战国秦汉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为探索战国-秦汉国家祭祀制度发展演变提供了新线索,同时为琅琊台遗址保护规划制定提供了新的较为翔实的依据。
定陶灵圣湖汉墓
定陶王陵M2(定陶县灵圣湖汉墓)位于菏泽市定陶区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从2010年发掘迄今。该墓为一座大型“黄肠题凑”葬制的积沙墓。青砖包裹的黄肠题凑木椁墓室,整体结构南北、东西对称。墓室有象征性的四个门道,由前、中、后三室及其附属耳室,以及回廊、三周黄肠题凑、回廊外南北对称的12个陪葬室组成。顶部六层盖板、底部四层底板。黄肠题凑木规格分三种:分别为汉代尺寸长五尺二分、三尺二分、六尺二分。木材总量2000多立方米。
该墓葬覆斗型封土结构独特。封土内包裹着“回”字型夯土台及墓道两侧的阙台。墓口周边“回”字型、墓道两侧阙台上的柱洞、柱坑,以及墓道内对称分布的立柱,共同构成一个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具有鲜明的礼制性意义。
“黄肠木”基本都有墨书文字,内容包括:纪年题记、物勒工名、长宽厚、储藏摆放排位等内容。纪年从汉元帝“初元二年”至“建平元年”汉元帝、成帝、哀帝三个皇帝不同时期年号。从而明确墓主人去世的上限为公元前六年。这为判断墓主人为汉哀帝之母丁太后提供最重要的依据。
该墓葬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保存完好,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大型“黄肠题凑”木椁墓。201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M2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帝陵葬制提供了最好的实物资料。同时,该墓的墓圹外围附设柱洞的大型礼制性夯土遗迹,更为今后研究帝陵封土结构提供了现实依据。
邹城邾国故城遗址
位于济宁市邹城市南部,为春秋时期邾国国都。2015年以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对邾国故城遗址宫殿区、仓储区、兵器作坊区、贵族墓葬区、西城墙(壕)、北城墙(壕)、道路、水渠等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大量珍贵文化遗存,包括“邾”“驺”等东周秦汉陶文和“职岁之鉨”“驺丞之印”等战国两汉封泥,出土北方地区随葬数量最多的印纹硬陶、原始瓷器以及目前全世界年代最早的茶叶遗存,将中国茶文化的实物历史提前了300多年。遗址考古为研究东周邾国历史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邹鲁地区文明提供了翔实的材料。
垦利海北遗址
位于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村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至2020年,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垦利区博物馆、日照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确定遗址面积约17.7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2-3米,发现定窑的白瓷、景德镇的影青瓷、临汝窑的青瓷、山东淄博窑的瓷器及大量的生活用器,同时发现堤坝路、大范围建筑遗迹。考古发掘深化了对宋金时期古港口与码头遗址的认识,对研究宋金时期东北亚地区的文明交往和山东的海洋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威海湾定远舰遗址
位于威海市刘公岛南部海域,面积约2800平方米。2017年10月,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和威海市博物馆联合组队,历经4年时间,两次抽沙发掘,共提取出水大型铁甲、通风管、板材等舰体构件及子弹壳、炮弹引信、拉火、瓷碗等各类文物1790件(套)。其中钢面铁甲(康邦甲)重18.7吨,是定远舰作为一等铁甲舰的标志物,也是目前国内外现存唯一一件定远舰康邦甲。
挖掘价值,提高研究阐释和科技创新能力
新时代,山东考古机构深入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考古挖掘、整理、研究、阐释工作,推进考古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开展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研究工作。
开展多学科考古研究,获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山东大学共同开展古DNA研究,揭示了9500年以来山东古代人群母系遗传历史。建立海岱地区动植物考古数据库,构建起从后李文化时期至汉代的农作物、家养动物和野生动植物数据体系。开展环境考古与地学考古,通过对山东菏泽十里铺北遗址文化层-洪泛层序列进行精确的年代学、沉积学及地球化学分析,确定了距今4000~3500年黄河下游地区的两次洪泛,对了解黄河下游地区环境演变及早期国家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生业、资源与技术”课题研究。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合作,利用体质人类学、动植物、环境资源等多学科手段,开展海岱地区考古研究;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在跋山遗址考古中进行象牙形器微痕研究;与中山大学合作,对大汶口遗址出土玉器进行矿质来源研究,均取得丰硕成果。
山东大学成立考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整合生命科学、医学、材料学、化学、环境等院系资源,建设了植物考古、动物考古、陶瓷器考古、玉石器考古、稳定同位素考古、人类演化、体质人类学、文物保护技术、数字考古等19个实验室,形成了完整的考古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山东大学成为全国重要的考古科研和教学基地。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考古研究阐释的推动力。山东组织考古单位强化课题理念,制定健全科研课题申报、结项、管理办法,完善学术带头人机制;加大课题自主申报数量,对青年项目课题予以倾斜扶持;支持相关业务单位组织学术会议,交流科研成果。两年来,山东先后举办了“一带一路”与山东、黄河文明与堌堆遗址、考古学视野下古代泰山文明、稷下学宫遗址考古发现、海疆考古研究等12个学术研讨会。文物系统考古研究机构发表论文、考古简报、报告60余篇,出版了《海岱考古》《昌邑辛置》《海岱遗珍》《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考古报告和专著近20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鲁北中部地区龙山聚落与社会研究、城子崖及周边地区聚落形态研究等课题报告即将完成。
2022年3月,山东省文物保护科研修复工场投入使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迁入新址。新址占地100亩、一期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包括山东考古博物馆、文物标本库房、考古整理基地、文物保护修复基地等,解决了长期以来馆藏文物和考古发掘标本收藏管理、考古研究、保护修复、成果展示场地匮乏等问题。目前,一批先进的文物保护装备已经陆续安装到位。下一步,将建设和培育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推动在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现场保护、水下文物探测等领域实现文物装备应用突破,推动科技测年、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冶金考古、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等考古科技应用。同时,搭建跨部门、跨地区协同创新平台,重点开展文物保护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组织相关学术会议交流科研成果。
服务发展,厚植文化自信
新时代的考古,延伸了历史的轴线,增强了历史的信度,活化了历史的场景,不但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古代中国和近现代中国,还进入到将考古成果和考古资源有效利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时代。
近年来,山东坚持协调发展理念,着力促进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对接大运河、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重大文化工程,开展资源调查,谋划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南旺分水枢纽遗址、济宁河道总督府遗址、齐长城长清定头崖西山段、铁门关遗址等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考古发掘和大遗址保护,为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文化载体和平台。
考古遗址公园是考古成果转化、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创建,鲁国故城、南旺分水枢纽、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授牌并对外开放。大汶口、齐国故城、两城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初具规模。今年,山东省文物局公布了龙华寺、洛庄汉王陵、银雀山金雀山、北辛、尧王城、纪王崮墓群等19家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依托文物考古资源聚集区域,公布淄博市临淄区淄河沿岸古遗址、烟台市长岛“海上丝绸之路”等10个第一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探索实行“考古遗址公园+A级景区”,推动大遗址和考古遗址公园纳入旅游线路,让文化遗产成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动力和增长点。
济南市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是2020年山东省首批疫情复工复产重大民生项目,全长180多公里。山东省文物局组织山东所有考古单位全线排开、扎实推进,顺利完成了考古勘探发掘任务。近年来,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和重大基本建设工程,山东组织考古调查勘探项目单位主动与建设单位、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方沟通衔接,统筹合理安排工作进度。2021年,组织开展工程建设考古调查勘探项目944个,新发现文物点217处;实施配合工程考古发掘项目112个,清理古墓葬4369座,抢救保护了大量文物。建设单位文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在枣菏高速公路建设中,建设单位为保护新发现的滕州西孟庄遗址,修改原设计方案,改为大跨度桥梁穿越遗址本体。
山东省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和众多港湾,加之东平湖、微山湖、胶莱运河等内陆水域,悠久的航海漕运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涉水文化遗产。2015年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开展了威海沿海近现代沉船调查、烟台庙岛群岛水下文化遗产调查、日照海域水下文物资源调查、东平湖及其周边淹没区水下考古调查等项目,为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贡献。
促进考古成果的普及和转化,让考古走出“象牙塔”、服务大众。2017年6月,山东省首个公众考古基地在济南焦家遗址揭牌,公众考古成果转化成为考古项目验收、评选优秀考古工地的重要依据。五年来,全省举办公众考古活动350多次。去年开展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活动,举办的“山东百年考古成就展”,观众超50余万人次。开展“山东省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组织媒体开展考古采访行活动,开办考古大家访谈、文物里的山东等电视栏目,推出的“考古山东”大型直播活动观看量达368万人次。利用巡回展览、讲座、多媒体、自媒体等形式,让考古成果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山东考古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秉承赓续文化、传承文明初心,扎实做好新时代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撰稿人:周成 郭静 李繁玲 张宾
图片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