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河南考古 谱写华夏文明新篇章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刘文思 王瑞雪 刘亚玲

河南是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河南考古用一系列的大发现实证了河南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在长达3000多年的时间里,黄河流域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

微信截图_20230112105942.png


人类起源

●灵井“许昌人”遗址

灵井“许昌人”遗址位于许昌西北约15千米的灵井镇西侧,面积约30000平方米。

1965年春,考古人员在当地村民挖井挖出的堆积物中,采集到一批动物化石和打制石器。

2005年至今,河南省文物考古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连续十余年的考古发掘。2005年6月进行首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9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5452件。2006年发掘12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5690件。2007年发掘49平方米,除出土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外,在TG9层发现距今10万—8万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被命名为“许昌人1号”。2008年又出土一批重要的人类头盖骨化石断块。2014年,同样在TG9层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碎片,与2007年发现的人类头盖骨化石接近,经研究确认为新的古人类头骨,被命名为“许昌人2号”。

201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组建联合研究小组,对“许昌人”头骨化石开展研究,并于2017年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认为10多万年前生活在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遗址的“许昌人”,可能是中国境内古老人类和欧洲尼安德特人的后代。

灵井“许昌人”遗址于2008年6月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井“许昌人”遗址是国内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包括湖相、漫滩相(湿地)堆积物为背景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是人类狩猎、肢解动物、加工兽皮及石器、骨器的工作营地,属原地埋藏类型。灵井“许昌人”遗址是华北地区文化遗物和包涵信息最丰富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它有着较大面积的原生地层和丰富的遗物。“许昌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人类颅骨化石的年代在距今10万年左右,是自1994年南京汤山人颅骨化石发现以来再次发现的珍贵材料。

●鲁山仙人洞遗址

鲁山仙人洞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观音乡,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洞穴遗址,共发现两处紧邻的洞穴。2020年6月,考古人员在鲁山地区开展旧石器考古调查时发现洞内有人类化石、动物化石、石器等。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202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平顶山市文物局、鲁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仙人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前仅对I号洞进行了发掘。该洞穴保留了珍贵的原生堆积,可清楚地划分为八层,其中至少三层出土人类遗存。发掘出土石制品14件,包括石片、刮削器和断块,剥片方式为锤击法,属中国北方传统的石片工业范畴。还出土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包括普氏原羚、马、山羊等16科22种,呈现典型的晚更新世北方动物群面貌,初步测年显示其生存年代为距今4万-3万年。

该遗址的最重大发现是在上部地层出土的人类头骨化石残块和数十枚人类牙齿。对两件人类头骨残块所做的初步年龄测定得出距今3.2万年、1.2万年的数据,其中距今3.2万年的骨块来自额骨,厚度在现代人变异范围之内。对这批人类化石更详尽的年代测定、形态分析和古DNA、古蛋白分析目前正在进行中。

该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及相关材料为研究中国-东亚早期现代人群的演化过程和特点,分析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连续发展和当时人类的文化特点、适应生存方式和古环境背景,解决有关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的相关争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和信息。

中原地区文明起源

●舞阳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千米的贾湖村,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

1961年,当地干部在贾湖村东的沟坎、井壁上发现有陶片、人骨、红烧土等,后贾湖遗址被考古工作者确认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80年,河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调查,确认该遗址为裴李岗时期文化遗址。1983—1984年,为配合当地乡村规划,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贾湖遗址进行试掘,发现窖穴、墓葬、灰坑等遗迹。1985—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贾湖遗址进行了六次发掘,发现了七孔骨笛及龟甲契刻符号。

2001年3—6月,中国科技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舞阳县博物馆配合下对贾湖遗址进行第七次发掘,揭露面积300平方米。清理出房址8座,陶窑3座,灰坑66座,墓葬96座,以及各类遗物数百件。

2013年9—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合作,在舞阳县博物馆的配合下,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八次发掘。发掘面积300多平方米,共清理墓葬97座、房址9座、灰坑25座和兽坑2座,出土陶、石、骨、角和牙等材质器物600余件及动植物遗存。

贾湖遗址于198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贾湖遗址的文化面貌反映出它是裴李岗文化重要的一支。出土的骨笛,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可吹奏的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出土的甲骨契刻符号,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占卜用的龟甲、种种精工制作的工具,以及陶窑的出现,都表明贾湖文化所显示的辉煌文明。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是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再现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远古文明。

●渑池仰韶村遗址

渑池仰韶村遗址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南部的缓坡台地上,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中国学者袁复礼等人在渑池县仰韶村进行田野调查,发现了仰韶村遗址,并对仰韶村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共开挖发掘点17处,获得丰富的文物资料。

1951年6月28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调查团对渑池仰韶村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发掘一条探沟和一座灰坑,发现有墓葬,出土有仰韶红底黑彩、深红彩陶罐和碗,小口尖底红陶瓶,灰褐夹砂陶鼎等。还发现有龙山式的磨光黑陶、压印方格纹灰陶、篮纹陶、灰绳纹鬲及带流陶杯等。此次发掘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之一,加深了对仰韶村遗址文化内涵的认识。

1980年10—11月、1981年3—4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渑池县文化馆联合对仰韶村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开挖探方4个、探沟4条,发掘面积共200余平方米。发现房基4座、窖穴41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共613件。此次发掘基本弄清了仰韶文化内涵,发现了仰韶和龙山两个考古文化、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层叠压关系。

2019年3—5月,为配合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渑池仰韶村遗址进行了系统性考古勘探工作。勘探表明遗址包含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聚落,主要遗迹有壕沟、房址等,基本搞清了遗址的范围,仰韶、龙山时期的聚落规模、面积、重要遗迹分布、聚落布局和功能分区等情况,对遗址的聚落形态及发展演变等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2020年8月至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渑池县文旅局、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对仰韶村遗址进行了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房址、墓葬、窖穴、壕沟、道路及灰坑等遗迹,出土了较为丰富的文化遗物。

1961年3月,仰韶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的新纪元,成为中国田野考古学的开端。仰韶文化也由此而命名,成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篇章中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远古文化体系,为后来发现并被命名的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奠定了规范化基础。在我国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当中,仰韶文化发现最早,出土资料最为丰富,学术界对其研究也较为深入。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仰韶文化是分布于河南大部、河北中南和西北部、山西大部、陕西大部、甘肃东部、青海极东部、内蒙古南部和湖北西北部地区的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仰韶文化因其分布之广泛,延续之久长,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成为中国史前文化中的一支主干,在我国史前文化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灵宝北阳平遗址

北阳平遗址是铸鼎原遗址群中面积最大的遗址,也是目前灵宝盆地发现面积最大的仰韶文化遗址之一,遗址核心遗存属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文化。该遗址位于灵宝市阳平镇北阳平村西约500米处,坐落在关子沟与阳平河之间狭长的黄土小台塬即阳平小塬之上。遗址南北长近2000米,东西宽300米至500米,现存面积约72万平方米。1982年、1999年9月、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先后进行三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1200余平方米,发现房址、灰坑、墓葬和窑址等各类遗迹上百处,以及一批重要文物。

2020年至2021年度的发掘发现了2座仰韶中期的大型房址,分别编号F2、F3,F2打破F3。两座房址均为半地穴式,东北-西南向,面积在200平方米左右。其中F2填土内有大量屋顶着火倒塌形成的炭化横梁和椽子等,是同时期房址中较为罕见的,对于复原房屋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发掘进一步确认了遗址北区为居住生活区,除东周墓葬外,为单纯而丰富的仰韶文化堆积,对认识北阳平遗址的聚落布局具有重要价值。其次,发现的仰韶中期房址面积较大,表明作为铸鼎原乃至整个灵宝盆地最大的仰韶时期聚落遗址上存在大型房址,与大型聚落相匹配,为揭示北阳平聚落的性质和地位提供了契机。此外,发现的仰韶中期大型房址地基深厚,设施齐全,结构复杂,活动面处理较好,从而使我们能够获取北阳平遗址房屋建筑在规模、形制、布局、建造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并与西坡等遗址房屋建筑进行比较研究,深入探讨该地区社会文化面貌及建筑技术、生产力水平等问题。

●灵宝城烟遗址

城烟遗址位于灵宝市川口乡城烟村南,现存面积3万余平方米。1952年调查发现。2019年为配合蒙华铁路配电站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考古发掘,遗址包含有仰韶、庙底沟二期、二里头等时期遗存,共发现各时期房址37座、墓葬60座、瓮棺99座、陶窑32座、灰坑(窖穴)600多座和沟9条。2020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灵宝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灵宝城烟遗址进行主动发掘,发现了截至目前年代最早的墙壕并存防御体系。

灵宝城烟遗址是自西安半坡、临潼姜寨遗址以来,仰韶早期遗址的又一次较大规模发掘,获取的大批遗迹遗物为进一步认识仰韶早期文化特征、尤其是以往认识较薄弱的豫西晋南地区东庄类型的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在遗址中北部两条壕沟之间发现有两道平行的夯筑墙基,这种组合为同时期遗址中首次发现,应为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墙、壕并存的防御体系,可能为早期城址的雏形,对城市起源、文明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城烟遗址还发现了数量较多的陶窑、存储陶泥的窖穴以及大范围的草木灰和红烧土等,反映出这里可能是一处以制陶为主的聚落,表明当时聚落间已经有了一定的分工。出土遗物丰富,有陶器、石器、骨器等,还发现石雕蚕茧形象,在瓮棺葬中发现可能存在的丝绸遗存等,意义重大。

●南阳黄山遗址

黄山遗址位于南阳市东北部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南、白河西岸,分布在一处五级台地组成的高17米的小土山上及周围。 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长年连续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2400平方米。2020年,该项目被列为“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清理仰韶文化早期小型墓葬3座,大型房址1座;仰韶文化中晚期长方形木骨泥墙长房、长方形墙基加柱洞、柱列式工棚、圆形地面等建筑址24座,仓窖类灰坑18座;仰韶或屈家岭文化瓮棺葬142座;屈家岭文化柱列式和长方形墙基式建筑址17座,玉石器作坊址5座,大、中、小型墓葬150余座,葬猪下颌骨或整猪的祭祀坑9座,以及灰坑99座;石家河文化灰坑3座、玉石作坊1座。发现仰韶和屈家岭文化人工河(运河)1条与码头1座,清理了码头局部,在坡岸上有厚0.5米以上、富含烧土的踩踏层和烧土垫路。另清理汉代平民墓22座。据不完全统计,共出土砂岩质制玉石工具磨棒、磨片、磨锉、钻头、钻杆帽、石锤、石球、磨石墩,石坯料、石核、人工石片、石器、玉器、玉片和玉料等玉石遗物4.5万余件,骨器50件,陶器近700件,猪下颌骨1600余个,还有大量的玉料、石器、陶器与少量玉器被原地保存。石器质地主要是独山石,以工农具和兵器为主,种类有耜、斧、铲、锛、凿、刀、钺和镞等。玉材主要为独山玉,其次为黄蜡石、石英、汉白玉等,个别为方解石和玛瑙,玉器种类有耜、斧、铲、锛、凿、璜、珠等。

黄山遗址是一处年代跨越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玉石器制作特征鲜明的中心性聚落遗址,是南阳盆地中面积最大,遗迹规格最高,内涵丰富的一处遗址,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基本特点,为探讨豫西南地区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材料。遗址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制作遗存以独山玉石为资源支撑、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助,大致存在仰韶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团体式”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填补中原和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的空白。与制骨遗存一起,为探索当时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提供了重要线索。仰韶文化坊居式建筑群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史前建筑之一,墙体存留高,内部设施齐全,大批遗物原位保存,再现古人制造玉石器与生活的基本场景。特别是最大的“前坊后居式”7单元大型连间长房F1面积超过150平方米,极为罕见。以大墓M77为代表的屈家岭文化墓群,多数人骨保存甚佳,社会成员等级分明。可能具有编织功能的成束骨针的发现为我国史前纺织考古提供了重要材料。

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

●登封王城岗遗址

登封王城岗遗址位于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八方村东侧的土岗上,面积约50万平方米。

1956年春,文物工作者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王城岗遗址,当时曾定名“八方村龙山文化遗址”。1975年春,为探索夏文化遗存,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探索夏文化工作组,以告成镇西的八方村东地一带为重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

1977—1981年,发掘8575平方米,发现的遗存主要属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其中龙山文化可分为五期,遗迹中有东西并列的两座小城,其中西城面积约1万平方米,城内发现有奠基坑和几处夯土残基址。发掘者根据出土陶文,结合文献“阳城”的地望,认为王城岗龙山文化小城可能是夏代的“禹都阳城”。

2002—2005年,国家启动中华文明探源等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及发掘,在小城址的西面发现了一座龙山文化晚期的大城,发现了大城的夯土城墙和城壕,总面积约34.8万平方米。小城位于大城的东北角,在大城内发现祭祀坑和若干夯土基址。

2020年4月,“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复,登封王城岗遗址作为项目的重点遗址之一,开启了新一轮的考古工作。勘探发现在大城北部分布大面积的夯土群,是龙山晚期到二里头时期所发现的中原地区最大的夯土基址之一。

1996年11月,王城岗及阳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城岗遗址的发现,对探索夏文化、中华文明起源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1977年11月“河南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是夏文化探索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学术会议。告成现场会是“文革”之后考古学界第一次大规模的学术会议,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夏商文化研究,更以求实创新的精神迎来了中国考古学快速发展时期。

●禹州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位于许昌市禹州市火龙乡瓦店村东北,面积约40万平方米。1979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禹州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颍河两岸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瓦店遗址。1980—1982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对瓦店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700余平方米,发现的遗存主要为龙山文化时期。

1997年4月至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夏代年代学研究”课题组中的“早期夏文化研究”项目专题组根据课题研究工作的需要,对瓦店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与研究。经发掘,发现遗址包含有龙山文化早、中、晚期遗存,且以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为主,考古学文化属王湾三期文化晚期,发现的遗迹、遗物级别较高,如地面起建的大型建筑基址和奠基坑等遗迹及陶酒器、玉鸟、玉璧、玉铲和大卜骨等遗物。

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由北京大学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颍河中上游流域聚落群综合研究”项目课题组对瓦店遗址进行了测量、考古调查、钻探、发掘与多学科研究工作,发掘面积460平方米。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承担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禹州瓦店遗址群考古工作计划”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三)——禹州瓦店遗址聚落形态研究”项目,对遗址进行新的测量、钻探和发掘工作,并开展资源调查和多学科研究,发掘面积953平方米。通过调查和大规模的考古钻探,发现瓦店遗址由西北台地和东南台地两部分组成,西北台地发现王湾三期文化晚期大型环壕,并在环壕范围内中部发现两处呈东、西相对分布的同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2020年起,瓦店遗址被纳入国家文物局重大项目“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联合对遗址进行勘探和发掘,发现多组环壕遗迹、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及祭祀遗迹。

禹州瓦店遗址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瓦店遗址的发掘为探索研究豫东、豫西及颍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夏商文化及该时期文化的区系类型等课题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资料。

●孟州禹寺遗址

禹寺遗址位于焦作市孟州市谷旦镇禹寺村西北部,1978年新乡市文物工作队在遗址上采集到石刀、石铲及陶器等遗物。

2020年,为配合小浪底北岸灌区线路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现龙山文化时期两座城址。小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150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由于后期破坏,目前地面上的城墙部分已荡然无存,仅存地下壕沟部分,在北壕沟南侧沟边发现了类似护坡的堆积,可能是城墙的护坡。大城平面近方形,东西约280米,南北约22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目前仅发现北、东、南三面壕沟,分别在北、东壕沟内侧城墙位置发现有夯土存在。

禹寺遗址是继博爱西金城、温县徐堡之后焦作地区发现的第三座龙山时代城址,为研究区域间文化交流提供了新资料。

●叶县余庄遗址

余庄遗址位于平顶山市叶县盐都街道余庄村,西北距沙河约3千米。

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为配合叶县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平顶山市文物保护工程咨询服务中心对项目用地进行了勘探,将其确定为一处中原龙山文化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8月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平顶山市文物局、叶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对余庄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2021年,叶县余庄遗址被列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2021年4月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地方文物部门再次对余庄遗址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房址、灰坑、水井等遗迹340余处,出土铜、玉、石、陶和骨等材质器物450余件(套)。已有的考古工作表明,余庄遗址存续时间较长,测年数据皆在公元前2400至前2000年。

目前余庄遗址已发现中原龙山文化墓葬65座,其中,大型墓18座,其方向、面积相近,分南、中、北三组,间隔约30米分布,保存完好的均随葬30件以上的成套陶礼器,陶礼器的组合方式与摆放位置固定。可知当时的权贵阶层在墓地布局、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等方面遵守一定的规范,已形成较为严格的墓葬等级制度。余庄遗址大型龙山墓的发现,填补了中原龙山文化高等级墓葬考古发现的空白。

●新密古城寨遗址

新密古城寨遗址位于郑州市新密市曲梁乡大樊庄村古城寨村民组周围,总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古城寨遗址于20世纪60年代由密县(现新密市)文化馆魏殿臣先生发现,据地方志记载,当时将其初步定为西周时期的郐国故城。

1997年10月至1998年4月,受新密市“炎黄历史文化研究会”邀请,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重点考古试掘,初步掌握了遗址城墙地层关系和文化内涵、龙山文化大型夯土基址的分布情况,并调查了城外龙山文化遗址的分布概况,确认遗址中心是一座龙山时代晚期的城址。

1998—20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大型宫殿建筑基址F1和廊庑建筑基址F4的北部基址、廊庑基址的西北拐角和西廊庑部分基址。

2002年,古城寨遗址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预研究——古城寨城址布局及附近聚落研究”课题。2002年12月至2003年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遗址内廊庑建筑F4进行考古发掘。

古城寨遗址延续时间较长,是一座以龙山文化为主体文化的遗址,包含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东周文化和汉代文化等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文化城址是古城寨遗址最重要的发现。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7.6万平方米,方向349度。除了西墙被溱水冲毁外,古城寨城址尚保存有北、东、南三面城墙,且基本完整,其中东城墙最完整,连续无缺损。城外北、东、南三面有护城河环绕。

古城寨遗址于198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寨城址包含目前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宫殿式建筑遗址,同时也是目前中原地区规模较大、中国城墙保存最好的龙山时代晚期城址。专家认为该城的建造是事先经过统一规划和精心设计的,不仅反映出当时城建规划、夯筑技术和土木建筑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使用者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龙山文化的晚期遗存是探讨夏文化的重要媒介,新密古城寨城址的发现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增添了重要资料。

●淮阳时庄遗址

时庄遗址位于周口市淮阳区时庄村,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2019年4月,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时庄村准备在村南头建厂房时,通过前期考古钻探,发现一处龙山文化晚期的遗址,被称为“时庄遗址”,距今大约4000年。

2019年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对遗址重点区域进行考古发掘。聚落中同时期的遗存以粮仓遗迹最多,极少见灰坑、房址和墓葬等其他类型的遗迹。一座具有居住功能的连间房F1居于台地中间,粮仓遗迹围绕F1外围且均集中分布于夯土围墙保护范围之内。聚落整体布局结构清晰,功能单一,是一处以储粮为主要功能的特殊围垣聚落。

时庄遗址是夏代早期中原地区新出现的小型化、专门化聚落,是一种崭新的聚落形态。系统的考古工作表明,在时庄遗址周围15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还存在至少13处同时期的聚落,共同构成了庞大的区域性聚落群,这些聚落是时庄遗址单一功能性聚落发展的重要支撑,聚落及聚落群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夏代早期的社会组织结构、管理水平和国家治理能力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时庄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粮仓城,为研究我国古代早期国家的粮食储备、统一管理和可能存在的贡赋制度等提供了绝佳的实物资料。

●淮阳平粮台遗址

平粮台古城遗址位于周口市淮阳区东南4千米的大朱村西南方,面积约5万平方米。

平粮台遗址发现于1979年,随后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此多次进行考古发掘。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发现有龙山、二里头、商、周、战国和汉等多个时期文化层。城墙采用版筑和堆筑法建成,顶部宽8—10米,下部宽约13米,残高3米左右。发现有南、北两座城门,北城门缺口宽2.25米,位于北城墙正中稍偏西处,南城门位于南城墙正中,门道路土宽1.7米,两侧有门卫房的遗存。城门门道下铺排水管道,北端稍高,宜于向城外排水。管道周围填土并杂以姜石块,其上再铺厚0.3米以上的土作为路面。城址内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高台建筑基址、墓葬、窑址、灰坑、水井、道路、车辙、水沟和陶排水管等遗存,还发现大量战国楚墓、汉墓等,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石器、蚌器、玉器、铁器和青铜器等珍贵文物。

2019年的考古发掘中,在南城墙和城内高台式排房的室外垫土之下新发现3组节节套扣在一起的陶排水管,两端有进水口、出水口,城内还发现了与陶排水管相连的水沟,这些纵穿城墙基础或沿排房建筑的外缘平行分布的排水管和东西、南北向水沟共同构成了目前所知的我国最早的、最为完备的城市排水系统。同时,在南城门附近早期道路路面上发现有车辙痕迹,其中一组平行车辙间距0.8米,为“双轮车”车辙印迹。经碳十四测年,其绝对年代距今4200年,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双轮车车辙痕迹。此外,通过系统钻探和数字化记录分析,证实了平粮台龙山城址的正方城墙和对称城门结构。在城内“中轴线”位置发现一条南北走向的龙山时期道路,两端分别对应南、北城门,从城址内探明和发掘的东西向排房以此道路相分隔的情况看,这条道路和南、北城门已经具备了“中轴线”的实际意义。

1986年,平粮台古城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粮台遗址是豫东地区龙山文化晚期的重要城址,是我国文明起源时期历史成就的重要物证,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珍贵线索,对研究我国文明起源、城市起源、国家起源和青铜冶炼具有重大意义。

●巩义稍柴遗址

稍柴遗址位于郑州市巩义市西南10千米处芝田镇稍柴村及小訾殿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1959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在调查夏文化遗址时,发现该遗址。1960年、1963年曾对稍柴遗址进行过两次发掘,遗址以二里头文化遗存为主,兼有龙山、新砦期、商、周等时期遗存,出土有大型卜骨和原始瓷,表明该遗址在伊洛河下游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和二里岗文化时期的聚落群中等级较高且占有重要地位,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研究对象和我国夏文化研究的重点遗址之一。

202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承担对被列入“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项目中的稍柴遗址的考古工作。此次共计勘探49万平方米,发掘500平方米。在稍柴夏商遗址分布区外围边缘地带首次发现拐折明显的方形大型围沟,在村南及东南发现了大片的墓葬区,发掘出土了包括白陶鬶、大型卜骨在内的一批重要遗物,再次表明稍柴遗址是伊洛河流域夏商时期等级较高的聚落遗址。

稍柴遗址等级较高,地处文献记载的夏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和考古学上夏文化分布的核心地带,位置重要,对于夏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商代

●郑州商城遗址

郑州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市管城区内,即今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州旧城及北关一带,遗址面积约25平方千米。20世纪50年代初期,郑州进行大规模建设,为了配合基建工作,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发掘,从而找到了早于殷墟的商代前期文化遗存,尤以南郊二里岗一带遗存最为丰富和具有代表性。1952年秋,全国第一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在二里岗实习一个月。1953—1954年大规模发掘二里岗遗址,并于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郑州二里冈》。1955年,在白家庄西北部基建工地发掘中,郑州商城城墙被发现。1974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设立郑州商城工作站,其主要任务是配合基本建设,对郑州商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此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商城遗址进行了持续的考古勘探及考古发掘工作。

郑州商城遗址包括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墓葬区等部分,发现城垣遗址、宫殿区遗址、居住聚落遗址、墓葬区、手工作坊遗址(冶铜、制陶、制骨等)和窖藏坑等遗迹类型,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以周长约7千米的内城城垣和分布范围巨大的宫殿区保存最为完整。内城城垣遗址仍保留有总长2586米的高大连续的地面墙体遗存,城内东北部有宫殿区,发现宫殿基址多处,用石板砌筑的人工蓄水设施,以及多处房址和水井遗迹。在商城周围发现有与商城同时的铸铜、制陶、制骨等作坊遗址,铜器窖藏及多座中小型墓葬。出土遗物以陶器最多,青铜器、石器、骨器次之,并有蚌器、玉器、原始瓷器和象牙器等。外城墙始筑于商代中期的二里岗期下层一期,延用到二里岗期上层二期,总面积达25平方千米,城墙周长6960米。

1961年3月,郑州商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商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三重城池和宫殿区的整体形制奠定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基础;宫殿区发现的供水系统严密科学,首开城市供水系统的先河;此外三座窖藏坑内出土了大批王室青铜礼器,这些器物为探讨郑州商城使用的年代下限、商王室的祭祀礼制、青铜重器的铸造工艺和装饰艺术等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研究资料。郑州商城遗址的发现对商文化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文明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郑州小双桥遗址

小双桥遗址位于郑州市西北20千米处的石佛乡小双桥村,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发现于1989年。

自1990年开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系统、持续的调查和发掘。小双桥遗址的面积庞大,遗址的中心区域有多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还有用来祭祀的场所和青铜冶炼遗迹,出土的青铜器有爵、斝、簪、钩、镞和建筑构件等。特别是青铜建筑饰件,造型独特,纹饰繁缛,为国内首次发现,对于研究商代建筑的发展水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遗址内发现有大形石磬、长方形石圭、石祖等,体形庞大。另外还在陶器表面发现了书写的“朱书陶文”,书写用的工具是毛笔,颜料为红色的朱砂。

2006年5月,小双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双桥遗址是目前所发现的时代处于郑州商城和安阳洹北商城之间的唯一一个白家庄期、具有都邑规模和性质的遗址,其发现是夏商周考古学上的一个新突破。

两周时期

●鹤壁辛村卫国都城遗址

辛村遗址位于鹤壁市淇滨区金山办事处,遗址东西最宽4.5千米,南北最宽2.5千米,已勘探的遗址面积达90余万平方米。

1932—1933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在辛村发掘西周墓葬80余座,其中包括大型墓8座,中型墓11座,小型墓54座和车马坑14座等。王陵区墓葬为区域内级别最高的遗存,为卫国王侯及中高级贵族专用埋葬区,著名的康侯簋出土于该区域。墓葬均为南北向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器等。辛村墓地的发现与发掘,不仅为研究西周卫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而且对研究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也有重要价值。

2017—2018年,为配合鹤壁市快速通道拓宽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对辛村非墓葬类遗存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了天桥西制骨作坊区、福兴寺南铸铜作坊区、草莓园一般居住区、葡萄园商墓地点以及大量殉人、殉牲坑。在福兴寺南发掘点,发现西周时期铸造青铜鼎的陶范及炉渣,马坑、牛坑及殉人等祭祀类遗存,出土陶支垫、陶拍等大量制陶工具,还发现多处窖藏坑。新发现的制骨作坊区,清理出西周时期骨料坑近10座,出土大量牛的肢骨与鹿角等骨料,以及大量骨簪、骨饰、卜骨、蚌镰等骨器、角器、蚌器和骨(角)制工具。铸铜及制骨作坊区的发现,丰富了辛村遗址的内涵。

辛村遗址王陵区于1986年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辛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辛村遗址以商周文化遗存为主,其中西周遗址为区域内两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卫国的核心遗址,是集王陵区、铸铜作坊区、制骨作坊区及其他功能区为一体的、具有都邑性质的超大型聚落群,是20世纪初为数不多的经过考古发掘的遗址,是西周考古的肇始,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郑韩故城遗址

郑韩故城,本为郑国的都城,公元前375年,韩国兼并郑国,迁都于此,因此通称为郑韩故城。城址略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长约4500米,中部有一道南北向的隔墙,把城址分为西城和东城两大部分。西城的北中部夯土建筑基址分布密集,中部发现宫城遗址和战国晚期韩国王室专用的地下冷藏建筑设施,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及食品的冷藏技术具有重要价值。东城是手工业作坊的集中分布区,发现有铸铜、制陶作坊、制骨、铸铁作坊遗址,并且还有战国晚期的储粮窖穴。

20世纪60年代,通过钻探普查,初步了解了郑韩故城内的文化分布情况,发现了郑韩两国的宫殿宗庙基址、铸铁遗址、战国冷藏室遗址及多处夯土台基等,为郑韩故城的文物保护与发掘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先后发掘了白庙范铜兵器窖藏坑、后端湾墓地、仓城春秋时期高级贵族墓地、梳妆台遗址等。白庙范铜兵器窖藏坑,出土战国时期的戈、矛、剑等兵器220余件,其中有铭者180余件。这批带铭兵器的出土,对研究韩国兵器铸造技术与制度,兵制、库制以及战国时期的历史地理与古文字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世纪80年代,先后发掘了河李墓地、阁老坟村西宫殿遗址、税务局家属院战国宫殿建筑遗址、药厂仿楚大布范和连布钱范遗址、玻璃厂春秋冷藏窖、后端湾墓地和李马墓地春秋车马坑等。尤其是韩侯王陵墓的发现,填补了郑韩故城长期没有韩国大型陵墓的考古空白。

20世纪90年代,为配合新郑市基本建设,在金城路、城市信用社和中行遗址发现了时代接近、性质相同的三处祭祀遗址,发现青铜礼乐器坑28座,出土郑国公室青铜礼乐器470件,发现殉马坑93座。

21世纪以来,主动性和抢救性的发掘不仅发掘了战国时期韩国的大型官营制陶作坊,而且还清理了春秋战国时期冯庄私营制陶作坊,官营和私营制陶作坊的发现,对了解和研究郑韩故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发掘的兴弘花园与热电厂墓地,第一次完整揭露了一处从西周晚期到战国中期以低等级贵族及平民为主的公共墓地,对研究郑韩故城的城市布局、丧葬制度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1世纪为配合郑韩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和地方经济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工作站对北城门、南城墙、三号车马坑、双楼、天利等遗址和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东周至唐宋时期的道路、瓮城、墓葬、灰坑、陶窑和车马坑等遗迹,出土各类质料的文物数万件。其中,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全面揭露了春秋战国时期城门的构造以及16条春秋至明清时期道路的走向,印证了史书中对郑国“渠门”的记载。同时还发现了战国时期带有防御体系的瓮城城墙,这在中原地区东周时期王城遗址中也是首次发现。

隋唐宋元明时期

国家繁荣与多彩生活

●巩义洛口仓遗址

洛口仓即兴洛仓,位于今郑州市巩义河洛镇七里铺村以东的黄土岭上。这里地处丘陵,形势险要,土层坚硬、干燥,又有水路运输之便。自洛河逆水而上可达当时的东都洛阳,逆黄河而上可达陕西潼关和当时的西京长安,顺水而下可达山东至入海口,同时与大运河相通,还能南到江苏、浙江,北到河北等省。该遗址现存有城墙遗迹,仓城东台地残存南北走向城墙一段,长182米,最高处4.5米,宽10.5米,距地面3.5米处可见夯土层,在平整土地时城墙遭破坏,中部打有一洞,在城墙内散存有大量汉代的砖头瓦块和陶片,由此可见,在汉代就已经有城,到隋唐时期扩大并继续使用。向北靠黄河崖,残存东西走向城墙一段,高3.5米,长15米,宽7米,西段城墙被水沟冲断。从冲断处看,城墙系挖槽夯筑而成,夯层明显,厚5米-7米,圆形平夯。夯窝平整,城墙顶部属瓦堆积层,厚0.2米-0.4米,似是城角楼坍塌的遗存。

●浚县黎阳仓遗址

黎阳仓位于鹤壁市浚县东二里大伾山北,2011年11月,浚县文物旅游局聘请文物钻探队,对文献记载的黎阳仓所在的大伾山北麓近10万平方米区域进行钻探调查。经过三次考古勘探,发现了与黎阳仓有关的主要遗迹有仓城的城墙、护城河、仓窖、夯土台基、大型建筑基址、路、墓葬和灰坑等。2011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黎阳仓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发掘大小探方25个,探沟4条,总面积2200多平方米,清理出大型建筑基址3处、仓储坑2座、墓葬11座、灰坑83座、路1条和灶14个,出土陶、瓷标本残片万余件,其中多数为建筑材料板瓦、筒瓦。黎阳仓显示出依托黄河和大运河而具有中转性质的大型官仓的形制特点,仓窖口大而较浅,便于粮食的储备和转运等。

●北宋东京顺天门(新郑门)遗址

北宋东京城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其中顺天门(新郑门)是外城上的4个“直门两重”的正门之一,五代后周时称“迎秋”,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名“顺天”,因向西可直通郑州且与内城郑门相对,又俗称“新郑门”。新郑门外大道南北分别为北宋琼林苑和金明池,是目前北宋东京城遗址外城诸城门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门。

顺天门(新郑门)遗址位于开封市金明区,东临夷山大街,北到晋安路,西接开封市金明中学,南依汉兴路。1982年发现,1983年考古工作者曾尝试进行发掘,因地下水位较浅未能完成。2012年至201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顺天门(新郑门)遗址进行考古工作,揭示了宋代顺天门主城门的结构布局。此次发掘是首次对北宋东京城城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而且是北宋东京城遗址考古史上规模最大、发掘地层最完整的一次考古发掘,揭示了顺天门主城门的规模、形制、基础建筑方法,以及五代至北宋时期该门址由单门道到三门道、瓮城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等。

顺天门遗址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中国古代都城中最早的方形瓮城遗址,填补了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史的空白,为研究北宋东京城的布局、古代都城城门形制演变、开封城市发展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珍贵考古资料。

●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

州桥,又名汴州桥,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后经五代、宋、金、元、明,是开封城市中轴线跨越隋唐大运河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大运河汴河段上一座重要的古桥梁,“州桥明月”曾是著名的汴京八景之一。1642年州桥因黄河泛滥而淤埋,1984年被偶然发现后,进行了局部试掘。为推进大运河重要文物系统性保护整治工程的开展,同时丰富北宋东京城遗址的文化元素,2018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州桥遗址进行发掘。从揭露的情况来看,州桥南北跨度25.4米,宽近50米,仅桥面就有近30米宽,规模较大。此外,遗址还出土了鎏金铜造像、铜钱和保存完好的青花瓷器等大量珍贵的文物标本。

此次发掘的新成果不仅丰富了出土文物种类,对进一步全面认识州桥也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为研究运河文化、黄河文化及开封城市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张公巷汝窑址

张公巷汝窑址位于汝州市老城区东南部中大街北侧、张公巷东西两侧。2000年春至2004年春,共进行了四次小规模的发掘,出土了一批类似汝窑的完整的、部分可复原的青釉瓷器。2017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汝州市文物局对张公巷窑开展第五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瓷片。

张公巷窑址的瓷器以薄胎薄釉为主,釉面的玻璃质感强,胎色可分为粉白、灰白、洁白和浅灰等;釉色分为淡青、青绿、青灰,少数为天青等;器形主要有各式花口、折沿的碗、盘、洗等,以及套盒、瓶、炉、器盖等较少见的器形。张公巷窑址出土的青釉瓷器,整体上与宝丰清凉寺窑的天青釉汝瓷、杭州老虎洞南宋官窑青瓷较为类似,但又有明显的不同。

●开封明代永宁王府遗址

永宁王府遗址位于开封市鼓楼区省府西街。2017年7月,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城市建设的文物勘探过程中,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明代建筑遗址,整体呈长方形,建筑布局包括东、中、西三处院落。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永宁王府遗址进行发掘,重点揭露了中轴线院落,共完成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出土大量明代琉璃建筑构件,以及陶器、瓷器、木器、骨器、铜器和锡器等各类遗物1000余件(套)。主院落地面距现在地表约5米。中轴线建筑自南向北共四重三进院落,依次有大门、隔墙、仪门、前厅房、后厅房、花园等。遗址中出土一块明万历四十年(1612)“昭代贤宗”木匾额,落款为“永宁王府掌理府事肃湷立”。

该遗址中轴线院落建筑群布局明晰,建筑规模大、等级高,是目前国内已发掘的保存状况最好、遗物最丰富的明代郡王府遗址,也是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座按照规制修建的明代早期郡王府,其发掘对研究明代早期郡王府规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遗址也是明代末年洪水灾难在地层学上的真实反映。

●荥阳周懿王壁画墓

荥阳明代周懿王壁画墓位于郑州市荥阳市贾峪镇鲁庄村。为配合郑州豫能热电有限公司2×660MW燃煤供热机组项目的建设工作,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6年7—12月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表明,周懿王墓由寝园建筑、主墓、祔葬墓等多部分组成。

周懿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曾孙,其父曰周简王,简王父曰周定王,周定王朱橚即周藩始封王,系明太祖第五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周王,十四年(1381年)之国开封,成为河南首藩。周藩自始封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开封城为水所没、末代王朱恭枵弃国南逃为止,亲王共传袭十一世十三王。

周懿王寝园坐北朝南,由于早期破坏,其范围不甚明确,根据相关遗存的分布情况推测,寝园南北长至少190米,东西宽约100米。寝园内发现主墓周懿王墓及其祔葬墓和寝园建筑。由于早期破坏,寝园建筑保存不佳,目前仅见享殿建筑基址,根据明代建筑形制,结合发掘资料,并参考其他地区明代王墓建筑形制,推测周懿王墓享殿形制应是面阔五间、绿色琉璃瓦覆顶的单檐歇山式建筑。东配殿基础被破坏较为严重,根据出土遗物初步推测,可能是以灰瓦覆顶的琉璃剪边式建筑。

周懿王墓位于寝园北部,是与其王妃王氏的合葬墓。该墓坐北朝南,由长斜坡墓道和砖券墓室组成,单室玄宫,墓室前部有琉璃瓦覆顶的单檐仿木门楼,门楼两侧为土坯墙,顶端覆以灰瓦。墓门由青砖封堵,分内外两层,其中外侧封门墙底部正中有方形龛,竖置汉白玉描金墓志一盒,根据志文得知,墓主为明代周懿王。墓室因屡次被盗,墓内随葬物品残剩无几。墓室内壁布满彩色壁画,其中顶部和北壁壁画保存较好。顶部画面以云气、花卉、乐器为主要内容,花卉有牡丹、菊花、莲花等;乐器八件,西侧由南向北依次为鼓、钹、笙、拍板,东侧由北向南依次为羯鼓、瑟、铛、横笛。东、西两壁画面基本对称,下部为栏杆、荷花,中部均有三棵菩提树。北壁上部为殿宇,其中正房为庑殿顶,厢房为歇山顶;中部绘有三棵菩提树;下部为彩色云气。壁画色彩以黑、红两色为主,间有青、绿、黄、白诸色。关于壁画内容,整体表现的应该是西方极乐世界庄严圣境。周懿王墓壁画整体具有写意特征,有一定的艺术效果,绘制技法是“墨线成型,色彩成韵”的传统绘画方法,更符合一般百姓的审美要求,应是民间画匠所绘。

祔葬墓分列于主墓左右两侧,南北向排列,左右相向,位如中堂,布局规整。目前共发现祔葬墓13座,其中东侧8座,由于西侧部分区域被厂房占压,仅发现了5座。东侧土洞墓墓道皆向南,土坑墓则坐东向西;西侧祔葬墓皆坐西向东。部分墓葬足端壁龛中放置铅锡制作的供器,多寡不一,形制有别。丰富者有香炉、烛台、灯台、贯耳瓶、水壶、执壶、浆水瓶、杯、盏、盘、碗、暖锅和箸之类。个别还出土有墓志,已明确身份者如周懿王夫人王氏、蔡氏,其他墓葬虽未明确墓主具体为何人,但可以确定她们应是周懿王的夫人、姬媵或宫人之属。

荥阳周懿王壁画墓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通过正式考古发掘的明代亲王级壁画墓,也是宗室墓葬中时代较早的壁画墓,意义重大;周懿王墓及其祔葬墓的排列方式系国内首见,为研究明代王墓制度提供了全新的材料。该墓的发掘被评为2016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撰稿:刘文思 王瑞雪 刘亚玲)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27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