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的南城,坐落着一座十分著名的寺院,那便是法源寺。提到法源寺,研究北京历史的朋友们肯定会想到这座寺院中非常著名的悯忠台。
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为悼念出征阵亡将士诏令在此建立寺院,至万岁通天元年(696)竣工,被武则天赐名“悯忠寺”。安史之乱时,“悯忠寺”改名为“顺天寺”。唐中和二年(882)毁于大火。后曾几度重建,清代更名法源寺。法源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现仅存悯忠台遗迹。
根据史料记载,唐天宝朝,寺内前部曾有安禄山、史思明所建双塔,毁于中和二年的大火;后人又修建起一座观音阁,时有“悯忠高阁,去天一握”之誉。辽清宁三年(1057),寺庙楼阁毁于幽州大地震,咸雍六年(1070)后重修。元、明之际寺毁,明正统二年(1437)重修,赐名崇福寺,形成现寺院规模。清雍正十一年(1733)皇帝拨款修缮,竣工后赐名法源寺,乾隆四十五年(1780)再次修葺。现存的建筑大部分为清代盛期所建。在唐代幽州城的格局上,我们不难发现,法源寺位置幽州城的东南隅,是考察唐幽州城位置的历史佐证。
法源寺的平面布局十分讲究,其建筑格局呈中轴线的形式,坐北朝南。中路轴线上六进院落,依次为影壁、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毗卢殿、大悲殿、藏经阁以及各殿阁的配殿廊庑,现存殿宇多为清代重修。东路大部分现已划出寺外,偏南部建有三座体量较大的悬山式房舍,其中一座斋堂面阔七间,进深九檩;两座僧舍,面阔五间,进深七檩。
在法源寺的建筑之中,有10方碑及6方刻石。分别是圣旨碑、敕建藏经碑、正统七年(1442)重修崇福禅寺碑、万历三十四年(1606)重修崇福禅寺碑、重修悯忠寺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碑、锡梵大师碑、御制法源寺碑、大悲院坚固塔碑、北平法源寺道阶法师灵塔碑,翁方纲手摹云麾将军碑刻石、龙王菩萨灵井记刻石、西方接引佛经文刻石、法源八咏刻石、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刻石、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刻石。在这些石刻碑记中,最著名的是乾隆御笔“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碑”。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碑位于法源寺钟楼南侧。碑为螭首方座,碑首额篆“御书”,碑文首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碑文内容为乾隆皇帝御书。整碑高2.92米、宽0.97米、厚0.3米,座宽1.45米、厚0.70米、高0.95米。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碑”的阳面刻有“心经”全文,阴面刻有“瞻礼诗”,均为乾隆皇帝御笔亲书,阳面碑文落款时间为:乾隆甲子(乾隆九年,1744年)秋九月御笔敬书。阴面碑文落款时间为乾隆四十五年(1780)。瞻礼诗中写道:“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沧桑已阅久,因革率难穷。名允法源称,实看象教崇。甲寅创雍正,戊戌葺乾隆。”这段记载,道出了迭至清代,法源寺变迁的沧海桑田。
在这座碑的下面,刻有海水人物图一方。根据《法源寺志》记载,上面有一神立于波心岩上,二神一持莲花,一捧大珠。经图所绘是何场景呢?
经研究者们考证,此图所绘为南海福地,正中观音大士,法相饱满,面怀慈悲,有合掌背身童子敬拜,普度众生,信奉灵验。童子拜观音,是取材《华严经·入法界品》中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经中提到善财童子为了修行,五十三次拜见善知识求教,每次参见善知识和菩萨时都会双手合十,顶礼膜拜。最后归于观音菩萨门下,帮助观音菩萨慈悲救世。
综上所述,乾隆御笔“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碑”是法源寺现存碑中价值最高的一方,其研究意义、艺术造诣以及书法等,甚称精品,极具保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