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方——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文物精品展”在安徽博物院新馆展出,展览展示了有着浓厚地域文化特征、独具特色的文物精品。
方内(nà)铜钺(图1) 钺体中部凸出镂空的三角利齿、森然大口,周边环饰一圈燕尾纹,肩下和两侧饰云雷纹和燕尾纹,彰显了当地青铜钺的独特性。这件铜钺是当今存世铜钺中最重的一件,宽凹线中有嵌红铜痕迹,是中国现存最早采用错金属工艺的商代器物之一,出土时器表有明显的织物包裹痕迹。
兽面纹铜镈(图2) 镈为打击乐器,使用时,将其悬挂敲击。镈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与编钟、编磬组合使用的乐器。这件青铜镈是已知此类器物最早的考古发掘品,为明确镈起源于南方提供了依据。此镈纹饰极为精美,布局繁缛,舞部两端各有一小鸟,镈身主体纹饰浮雕牛角兽面纹,周围一圈燕尾纹,两侧饰扉棱。整件镈形体较大,纹饰富丽,铸造精良,是商代赣江流域最具地方特色的器物之一。
虎形玉扁足与镂空玉扉棱(图3) 三件均为透闪石制。这组虎形玉扁足共出土3件,镂空扉棱共出土4件,虎形玉扁足造型与青铜鼎的虎形扁足相似。据研究,它们可能都是漆扁足鼎的部件,分别装饰于鼎足及鼎腹。玉质鼎配件出土数量极少,十分珍贵。
立鸟耳扁足铜鼎(图4) 圆雕小鸟头顶戴冠,前胸挺直,立于耳上,神态自若。小鸟在新干大墓的青铜器上多次以圆雕方式出现,也是赣江流域青铜文化较为突出的特征。
兽面纹假腹铜豆(图5) 豆为食器,此件兽面纹铜豆,与假腹簋一样,亦为假腹。整体形制规整大方,纹饰满布器壁、口沿、盘内(图6),铸造精良细致,极为少见。
兽面纹三足铜卣(图7) 此件青铜器整体形制与商代晚期三足盉相似,却无三足盉的流;腹部形制与中原商代晚期出土的铜卣相似,却带有三足,暂定名为“三足铜卣”。这件兽面纹三足铜卣是赣江流域的先民融合了中原铜卣与铜盉的样式创造的一种新器型。
(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