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龙——穿越白垩纪”展看展览高质量发展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殷杰琼

微信截图_20220906101152.png

展览是博物馆发挥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让文物通过展览“活”起来,彰显地域文化特征,走出一条符合省情的博物馆发展之路,是山东博物馆始终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山东博物馆结合自身特色,通过丰富的展陈技术,交互式的体验手段,推出一批得到业界及观众认可的展览,在展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山东龙展”的历史与学术渊源

1月26日,山东博物馆策划推出了“山东龙——穿越白垩纪”特展。展览策划的初衷是“恢复一个城市的记忆”。

20世纪90年代,山东博物馆千佛山馆区落成开放,基本陈列分为历史和自然两大部分。自然陈列包括“山东古生物化石”“珍稀动物标本”“大型恐龙化石”等专题展览。其中“大型恐龙化石”展览反响强烈,巨型山东龙、棘鼻青岛龙及一系列古生物化石在几代山东人心中留下难忘的记忆。

2012年,山东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后,观众热切期待恐龙化石的重新展出。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经过近十年的精心策划,重新推出了“山东龙展”。该展系统整合了山东地区的重大恐龙考古发现和科学研究成果,结合馆藏化石资源,细致描绘了白垩纪时期山东恐龙动物群的生命图景,普及古生物知识,致敬古生物学家的探索精神。

新版“山东龙展”呈现了师氏盘足龙、巨型山东龙、棘鼻青岛龙、诸城暴龙、诸城角龙等多种在山东地区发现的恐龙属种,从身体特征、习性、繁育、运动、演化等多个角度揭秘恐龙的独特与多样性。展览运用多元展示手法和高科技辅助手段,同时融入更多的休闲体验元素,让原本静态的化石标本陈列更具生动性与趣味性。

“山东龙展”的特点与反响

“山东龙展”序厅以取自山东诸城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的一块长4.6米、宽3.3米、高1.6米、重约30吨,镶满恐龙身体各个部位化石的“密集立方土堆”(被专家形象地命名为“龙立方”)为创意依据,创作了一面长12米、高7米的恐龙化石浮雕墙。若干化石似中国水墨画层次晕染效果般,由中心向四周、由密集向稀疏过渡分布。通过多媒体动态化整合勾勒,“龙立方”中的恐龙骨骼化石以粒子状不断幻化,一动一静相互融合,最终呈现出师氏盘足龙、巨型山东龙、棘鼻青岛龙等不同属种的动态恐龙形象,地面、墙面奔走追逐的恐龙形象与天空飞过的翼龙画面起到引领观众进入展厅的作用。

为强化参观氛围,用山东地区白垩纪早、中、晚期生态环境壁画+裸眼3D技术,组合成大面积墙面背景,再现白垩纪山东地区恐龙繁衍生息的生动场景和广袤生境,为古生物的展示再造原生语境。3D立体动画设计循环播放不同属种恐龙的繁衍进化和弱肉强食的小故事,这一展项中新技术、新材料的适度运用,较之原本静态平面的展示大大丰富了观众的视觉与听觉体验,增强了观众的沉浸式参观感受。部分展项利用全息成像、叠加投影技术再现恐龙宝宝的繁育过程,强化了内容阐释的直观性。此外,部分恐龙骨架如师氏盘足龙、诸城角龙等借助3D打印技术制作,在遵循科学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出恐龙全身的骨骼形态。

在展厅错落有致的三层空间中,不仅陈列有高达9米的陆生恐龙骨骼,还展示了体长近4米的海洋爬行动物,以及翼展3米多长的翼龙,集合了中生代生物界的“陆海空”霸主。观众从一层到三层的参观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验到人类(仰视)、陆地恐龙(平视)、空中翼龙(俯视)三种不同维度的观展视角,既可以获得与恐龙相关的科学知识,也能了解到古生物学家如何在山东大地上探索、研究恐龙的人文故事。

“山东龙展”在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紧密衔接之外,设计初始便将文创与教育活动纳入展览整体设计规划中。观众不但可以将各种物化与虚拟的文创产品带回家,还可以参加各种与展览相关的教育活动。这些文创和科普活动拓展了山东博物馆的展示、阐释、活化、传播、延伸等核心功能,也推动了展览与科技、媒体、美学、设计等各领域跨界融合,使博物馆愈加接地气、有情感、有温度。

“山东龙展”一经开展即成为博物馆的网红“打卡地”,开放后的半年间,观众数量达到20余万人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闭馆52天),依据展览主题创作的亲子科普教育活动场场预约满员,售卖展览文创产品5000余件,10万余元。

博物馆展览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新时期,山东博物馆积极推动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讲好山东故事、中国故事”。馆藏国宝文物相继亮相《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原创专题展览“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获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山东龙展”持续火爆,这些都为博物馆展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启发。概括来说,做好博物馆展览工作,应从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立足本土,深挖地域特色。山东博物馆始终坚持以本馆藏品为基础,深挖齐鲁文化特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有形藏品价值内涵的挖掘探究及无形文化语境的思辨外延。通过挖掘研究形成新的认知、转化、阐释,推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具有地域特色、原创性的主题展览。

其次,要推动博物馆展览创新、跨部门、跨学科融合,深化国内外交流合作。展览是一项系统的学术工程、设计工程、呈现工程,涉及历史研究、需求分析、艺术设计等多个层面、多个门类、多个工种。博物馆需要充分尝试探索大部门、大学科建制,从微观入手,向宏观着手,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取更多的知识灵感和参与体验,发挥其独一无二的“精彩价值”。

再次,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学术和普及的统一。展览在内容框架搭建完成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展陈设计和呈现。此阶段是展览系统工程的关键,决定了内容与形式的磨合统一,创新手段的应用等细节。此时需要拿出比前期研究、资源整合更加重视的态度全面介入,扎根一线,确保学术理念能够转化为可视的视觉形象。唯有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学术与普及的统一,展览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经得住市场的检验。

最后,要高度重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深入实施线上+线下的推广和服务战略,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一方面,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展览的主要展品虽然是过去时,但变成进行时和未来时,就必须与当下最新的生活方式、传播方式、接收方式进行转化和结合。在展陈过程中尽可能科学、合理地运用最新数字化科技手段,给观众以鲜活和生动的参观体验。另一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原有的线下面对面的博物馆宣教模式不得不改变,数字化、虚拟化的社会服务日益成为各博物馆应对疫情危机的选择。多元交互式展示方式与各类展览的融合,使观展体验由之前观众单向接收信息转变为置身其中、参与其中,为不同学习风格和知识层次的观众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同时将展览推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总之,博物馆不仅连接古今,还能超越时代,不仅与人们情感相连,还与人们心灵相通。人们在欣赏博物馆展览的同时,也在自觉与不自觉间成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参与者。作为新时代博物馆展览工作者,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美好展览的名义,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0.22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