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孔子故乡人民的深情厚谊,肩负着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2019年9月6日,孔子博物馆正式开馆。三年来,在“两创”方针的指导下,在坚定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孔子博物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文博事业的壮美篇章。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迎着新时代的朝阳,依托70万件馆藏文物,孔子博物馆勇担使命,加强对文物的科技保护、活化利用。而今,一座真正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正以它特有的风采呈现在世人面前。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对孔子博物馆而言,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发挥文物的教化育人作用,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项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思深方能益远,谋定而可后动。如何运用好孔子博物馆的宝贵文物资源,写好让文物活起来的大文章;如何充分发挥孔子博物馆的特色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文化自信发挥独特作用;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面提升博物馆综合实力,从而在庞大的博物馆群体中脱颖而出……这些都是摆在孔子博物馆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我们高点定位,经过系统调研、多维比较、对标先进,明确提出了建设孔子思想及儒家文化收藏中心、研究中心、传播中心“三个中心”的发展目标。
三年来,孔子博物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重要讲话精神,以“两个结合”重要思想为指引,深度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实干中探索,在探索中提升,奋力描绘了一幅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宏图画卷,让奋斗的足迹熠熠生辉。
三年来,我们坚持将文物保护贯穿博物馆工作始终,扎实开展了文物本体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文物保护水平得到系统性提升。发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孔子博物馆传习所”平台优势,常态化开展古籍保护修复及人才培养。建设完善纸质文物、纺织品文物修复实验室,实现对外开放。明代服装保护修复项目荣获“2021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称号。馆藏古籍有14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57部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其中《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入选“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山东省古籍普查十大新发现”。
三年来,我们不断加强馆藏文物的研究阐发与展示利用,策划举办了近40场特色展览,足迹遍及北京、喀什、图木舒克、衢州、泉州、济南等地。深入践行“文化润疆”战略,“孔子文化展”走进新疆多地巡展。“大哉孔子”展、《论语》主题展相继入选国家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推介展览。“大哉孔子”展荣获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与山东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荣获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论语》主题展荣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
三年来,我们坚持学术立馆、人才立馆,通过人才引进和岗位培训相结合,逐步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文博人才队伍。编辑出版《孔子博物馆藏孔府档案·明代卷》《孔子博物馆藏珍贵古籍图鉴》等学术专著十余种。成立孔子博物馆礼乐传习所,通过开展礼乐研究、礼乐复原和展演,举办论坛、讲座、培训等多元活动形态,让传统礼乐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衔接,在社会各界营造浓厚的礼乐风尚。
三年来,我们聚焦文物的活化利用,聚力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风采,形成了文化传播的生动实践。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继推出的“遇见孔子”“人间孔子”直播活动,同步点击关注人次合计达1500多万人次,达到了同类题材直播关注度的新高,充分展现了“博物馆的力量”。连续三年举办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启动仪式,以典籍致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社会分享典籍、传承文化的热情与力量。馆藏文物“商周十供”、三圣像、《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亮相《国家宝藏》第三季。着力打造以“孔子课堂”为代表的社会教育品牌,年均举办社教活动超300场次。复原开发孔府点心制作工艺,《孔府点心制作体验系列课程》荣获“全省博物馆优秀社会教育案例”。孔子“六艺”以多种生动鲜活的形态走进了广大青少年的兴趣课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底生根发芽。
三年来,我们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向内挖潜、向外拓展,博物馆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参加国家宝藏特别节目《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阐释黄河文明的独特魅力。贯彻落实《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加强黄河文物展示利用,成功推出《论语》主题展、谋划《诗经》主题展等儒家经典系列展览。实施世界文明展示工程,成功举办“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丝路遗珍——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货币”展览。加入丝绸之路博物馆联盟,与俄罗斯普斯科夫伊兹博尔斯克古迹博物馆签订友好合作协议。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开放运行,积极开辟网络直播、线上论坛、云展览等新模式,让互联网充分赋能优秀传统文化。
2020年12月成功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
文物是博物馆工作的立身之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做好馆藏文物的保护,是孔子博物馆的立馆之本。建馆以来,孔子博物馆就将文物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开展馆藏文物保护工作,在馆藏文物本体保护修复和预防性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近年来,连续申报并获批国家文物保护项目8个,累计获得国家文保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
馆藏文物本体保护修复工作有序推进
有规划有针对性
开展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孔子博物馆馆藏文物主要来源是孔府旧藏,还有部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考古发掘出土或征集的文物。因年代久远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孔府档案、古籍、碑刻拓片等纸质文物、孔府传世保存下来的明清丝织品文物、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器等文物腐蚀、破损现象不断加重。近三年来,根据馆藏不同类别的文物情况,我们开展了以丝织品(明代服装)文物、青铜器文物、纸质文物为主的文物本体保护修复项目。先后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馆藏丝织品、青铜器、古籍、家具等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均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争取国家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时,我们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行业相关标准,遵循最小干预、可逆性、可辨识性、不改变原状、科学性等原则,对需修复的各类文物进行检测、分析,制定合适的修复技术路线,认真按保护修复流程步骤操作,使各类修复文物得到科学的保护处理。目前,馆藏青铜器、丝织品(明代服装)文物本体保护修复项目已结项,其余项目正在实施中。
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孔子博物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涉及金属文物共70件/套(91件),其来源有孔府旧藏的,有考古发掘的,也有征集的。种类丰富,包含周、两汉、明清时期的礼器、兵器、车马器和生活用具等,形制各异,纹饰繁复精美、铸造工艺精湛。这批文物在存放过程中,部分器物锈蚀、残破、矿化,大部分器物表面“粉状锈”腐蚀较为严重而且有蔓延趋势。在修复过程中,遵循保护修复基本原则,对粉状锈、锈蚀物等文物病害的组成进行成分与结构分析,使用成熟的修复材料和方法,去除文物有害锈及表面硬结锈蚀物,采用传统修复技艺对器物进行补缺、全色,然后采取缓蚀、封护保护处理。修复完成后,基本排除了器物锈蚀发展的风险,器物形制完整,能满足陈列展览和学术研究的需求,有利于文物的长久保存。本项目已于2021年结项。
丝织品保护修复项目。孔子博物馆馆藏丝织品来源于孔府旧藏。特别是明代服饰,门类较为齐全,很多是目前所知孤品,其鲜明的服饰图案反映了明代装饰艺术的特点,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因孔府旧藏为传世文物,与出土文物相比虽有不同程度的病害,但其形制基本完整、色彩基本无损,非常难得。由于原来保存服饰的库房设施简陋,致使部分服饰出现破裂、缺损、皱褶、粘连、糟朽、动物损害(虫蛀)等病害,为了对这批珍贵明代服装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我们委托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实施馆藏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本项目涉及文物共10件明代服装,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2件。修复前,根据需要进行了纤维、组织结构、染料、病害等检测分析,并依据检测分析结果制定合适的修复路线。修复时,针对服饰的病害情况,用低氧充氮对丝织品的霉菌虫害进行消毒灭虫处理,在清洗和平整等工作完成后,采用针线缝合加固的方法修复破裂和残缺病害的丝织品,主要通过背衬加固、覆纱保护、缺失补配等修复形式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按文物形制尺寸制作内部衬垫物,衬入服装内,柔软且对文物有一定的支撑,避免袖子、领口等折叠处因叠压造成再次损伤。本项目已结项,并获得“2021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证书。
突出重点
开展纸质文物保护修复
馆藏孔子世家文书档案总量达30多万件,是我馆特色藏品之一,除已整理装订成卷的9021卷的档案外,还有部分散档存在老化、残损、褶皱、污渍、虫蛀等病害,亟须进行保护修复。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充分利用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孔子博物馆传习所具备的优势,聘请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修复专家胡玉清老师为修复导师,定期到馆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古籍修复用纸选择、染色做旧、去霉去污、糟朽、絮化纸质处理等方面的修复技艺教学培训,遵循“最小干预、修旧如旧”原则,纸质修复技术人员边学边干,持续开展档案保护修复与整理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孔府档案散档的分类整理及信息采集工作,修复完成孔府散档200余件。
高质量开展预防性保护工作
文物预防性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它以文物为本,重在预防,包括文物本体的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两方面。文物本体预防性保护是做好或防止馆藏文物继续出现各种病害的有效途径,涉及文物藏品的储藏、拿取、展示、维护等方面的工作。文物数字化保护,是通过当前先进的数字化采集技术,采集珍贵文物的原始数据信息,加工形成文物三维模型及其他可视化数字资源;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开发建立数字化保护管理平台,智慧管理文物数字化信息资源,为文物保护修复等奠定数据基础和平台支撑;同时建设数字化相关配套设备,实现馆藏文物从采集、存储管理到数字化利用的全周期管理,提高博物馆的可持续数字化科技创新能力、文物数字化保护水平和博物馆数字化管理水平。
切实做好文物日常性养护
根据不同类别文物的特点,我馆配置了具有防震、防霉、防虫功能的文物储藏柜、囊匣等文物保存设施,营造“稳定、洁净”的保存环境,并对文物定期进行检查、清洁、消毒等,及时排除不利因素,做好文物的日常养护工作。为此,我馆专门建成30立方米低氧充氮杀虫灭菌室,对馆藏丝织品、木雕版、古籍、档案等有机质类文物进行了多批次杀虫灭菌工作,有效预防了文物的病虫害,也为今后可持续性的文物消毒杀虫提供了便利。
为满足各种陈列展览需要,我们对馆藏部分特色文物进行维护保养,先后对馆藏部分清代书画进行断裂加固保护、轴头补换处理;完成部分上展古籍封面、题签的清洁、修复以及部分档案、银票、纨扇、折扇等文物的清洁、保护修复工作,使其恢复了原有的面貌和神韵,增强上展文物的完整性、观赏性。
着重推进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引起馆藏文物劣化损害的主要原因,包括温湿度、光辐射、有害气体等。其中,文物保存环境的湿度波动和各种有害气体的存在对馆藏珍贵文物的损害尤为明显。通过对文物库房及展厅进行环境检测,我们完成了孔子博物馆环境检测评估报告,编制并申报了《孔子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一、二期),此方案已获得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争取到国家专项资金。其中一期预防性保护项目已结项,对馆内临时展厅配置了无线监测终端,搭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平台,建成临展厅无线实时监控系统,做到临展厅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及时感知,并配置了净化调湿机对文物保存微环境进行调控。二期的预防性保护项目正在实施中,拟为文物库房配备一批密闭恒湿储藏柜,以保证珍贵文物储藏微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及较高的洁净度。我们打算逐渐完善馆内环境监测系统,组建覆盖所有展厅和文物库房的环境监测体系,通过运用离线检测系统和环境调控系统,实现对馆藏文物展藏环境的检测与调控,为馆藏文物营造一个“稳定、洁净、安全、舒适”的环境,并逐步形成馆藏文物预防性风险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我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综合能力,实现馆藏文物长久保存。
全力做好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
文物信息资源数字化工作中,文物的多维度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工作,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2021年,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项目落户孔子博物馆,对本馆3889件珍贵文物开展了数字化采集、考古线描图绘制及藏品管理平台、数字资源平台建设等工作。
本次数据采集,运用各种高科技、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设备获取文物及空间数据信息、高清影像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和三维彩色模型数据,并通过专业数据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分析应用,从而为数字化保护及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提供数据基础。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藏品管理系统、数字资源管理系统、OA管理系统,实现无纸化管理、线上签批模式,大大提升了项目方和馆方团队协同作战的效率。
在采集珍贵文物数据过程中,根据文物类别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扫描设备,满足各类文物数据采集需求。比如,织物类文物采用高精度彩色三维扫描系统,扫描服饰等织绣类文物可精确到微米级,精度达到10~20微米,同时获取深度数据和高清纹理数据,数据分辨率达到2000万像素,通过对扫描数据自动拼接、三维数据重建等功能,形成真彩色、高精度的三维立体模型数据,反映原馆藏文物服饰真实感,实现2D纹理到3D模型的自动映射。同时还使用手持数字显微设备,对服饰文物的组织结构,纤维直径、材质等均有了更为详细的数据采集和认知。
在对书画类文物进行二维扫描采集时,使用超高精度大幅面扫描机,用专用红外及紫外线过滤装置或专用LED光源,达到真正的无损扫描,实现全扫描范围内一致的质量及清晰度。书画与丝织类平面文物采用近距摄影采集相关数据,建立工作流程操作标准,保证数据采集和生成质量,以高清全景(智能分层技术)拍摄书画类文物,单张图片显示分辨率不低于3000万像素,使用无痕拼接合成技术,达到高保真、高分辨率数字化图像数据采集。高保真、高分辨率数字化图像数据采集、自动化拍摄及后处理能力支持,为大型数字化工程论证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我们还对铜器、金银器、玉器、锡器、珐琅器等文物进行成分检测、分析,纠正了部分不准确的文物定名,根据其元素组成成分对同批次文物年代基本断定、文物真伪辨析等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和帮助。
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多平台联通互动的形式开展工作。孔子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平台划分出藏品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藏品数字资源管理系统,藏品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集成了文物总账、分类账、辅助帐册管理,文物信息录入、查询、借用、保护修复、展览、统计分析、资料管理,人员权限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十多项应用功能。其中,文物藏品信息登记数据按照国家文物局相关标准规范采集、录入,其数据页面根据需要可以直接导出下载使用,而且文物藏品综合信息可根据每件文物的提取、使用轨迹及相关记录自动生成,文物数据管理和使用更为便捷。藏品数字资源管理系统是将目前博物馆内的所有相关数字化资源,如图片、视频、文档、三维模型、六视图、病虫害图、正摄影像等类资源通过系统进行统一的资源管理。由于博物馆数字化资源分散在不同的软件中,我们通过设计统一的数字化资源管理框架,整合利用旧软件,运用统一标准导入旧数据,并进行格式转换,存储至新的数据库,从数据层面逐步整合原有的数字化资源。系统可预览各资源类型的资源合集,可根据所选资源类型查看、筛选所有该资源类型的信息,资源多条件精细化筛选,可编辑资源基础信息,可统计当前各种资源的存储量、数量等,为以后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项目的数字化数据成果,使移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文物数字化数据结合起来,开发出新型的数字化视觉体验模式。游客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带有文物图像的载体,就可以在手机终端或其他移动终端上体验文物的3D效果,了解文物相关的图文、音视频信息,丰富了游客的参观体验。此外,游客还可以通过AR数字图录将文物带回家细细观赏,让更多观众在家也可以听到、看到、“触摸”到文物,提升博物馆数字化数据的利用率和使用范围,真正实现了将“孔子博物馆带回家”。本次项目完成了3889件珍贵文物的考古线图绘制,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运用三维模型辅助线图绘制的方法解决了传统手工测量绘制线描图耗费时间长、准确度不高等问题,为馆藏文物的考古图示、复原和学术研究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和帮助。
提升文物保护专业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经过近几年不断提高修复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2020年4月我馆获得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颁发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同时,我们在文物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工作人员技能培训,积极推进文物修复室建设,购置文物修复工具和设备,已初步建成纸质文物、丝织品文物修复室。
牢牢把握人才立馆、学术立馆的原则,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以岗位培训、线上教育、参加培训班等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可移动文物修复人才培养,选派人员参加国家艺术基金纸质文物修复项目、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碑刻拓片编目培训班等,并通过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孔子博物馆传习所开展古籍、档案修复技艺培训等工作,边学边干,提升我馆修复人员的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技能和水平,加强文物修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为更好地宣传古籍保护理念,推广古籍修复技艺,结合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积极开展传统古籍修复技艺展示和观众预约参观文物修复室活动,通过现场操作,向广大青少年和古籍修复爱好者普及古籍修复知识和古籍目录、版本、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加强与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合作,连续几年开展“中华传统晒书大会”晒书节活动,通过晒经典、晒技艺、晒传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提升博物馆的观展体验,推动博物馆文化服务方式创新,丰富博物馆教育功能,更好地发挥其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作用,持续提升全民族文化自信,促使人们从中华文明源头汲取智慧和力量。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博事业更需深度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激发活力,提升发展质量水平,方能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站在新的起点上,孔子博物馆将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发挥馆藏文物资源优势,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传承儒家思想,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历史自觉,厚植文化自信,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