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宋时期,全国各地的窑场都生产黑釉瓷,如福建的建窑、江西的吉州窑、河北的定窑等。黑釉盏是当时最为普通的一种颜色釉瓷,是适应斗茶这一特殊需要而兴起并得到极大发展的瓷器品种,其中以福建建窑和江西吉州窑的产品最负盛名。建窑的“兔毫盏”、吉州窑的“鹧鸪斑”是最为名贵的品种,为时人争购,为后人珍藏。
黑釉瓷,尤其是黑釉盏的流行,与两宋时期饮茶和斗茶的社会习俗风行关系密切。在宋代,上至皇帝、公卿百官,下至贩夫走卒、庶民百姓,均好饮茶,斗茶成风。宋代饮用的茶叶是一种半发酵的“研茶”,呈圆饼状,饮用前,先用茶碾将其碾成细末。斗茶时在茶盏中放入一定的茶末,先用茶注注汤调匀,以沸水点注,再用小搅棍搅动,茶汤表面会泛起一层白色泡沫,评比的方法是察看白沫持续的时间和茶汤的颜色。据《大观茶论》,宋人点茶需经七式点注冲泡、搅动击拂乃成,斗茶先斗色,茶色贵色,以清白胜黄色,其次斗水痕,以茶汤沫先在茶盏周围沾染水痕者为负。影响斗茶胜败的因素,除茶叶质量、水质、水温、点茶工艺外,还有盛茶汤的茶盏,宋代茶色是白的,黑釉盏因便于衬托茶末、观察茶色而受到斗茶者重视。黑釉盏的窑变结晶纹备受宋人喜爱,宋徽宗有“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的评判,黄庭坚有“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的咏叹,苏轼游历吉州窑后,写下了“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儿酒”一诗。文人们提到的“玉毫”“兔毫斑”“鹧鸪斑”,都是黑釉瓷上形成的各色窑变结晶纹的不同名称。
从考古出土实物来看,吉州窑的黑釉盏,色黑如漆,银斑如星,器重如铁,击声如磐,基本型制是大口小足,状如漏斗或斗笠。胎体厚实凝重,器口釉薄,器腹釉渐厚,器足露胎,质地粗松,呈栗壳色。盏口有敞口和敛口之分,形体有大、中、小之别。茶盏的型质因茶而设,器口下内凹一圈,称为“注汤线”,是专为斗茶时观察汤痕而设计,斗笠状器型便于点注,茶汤易干而不留渣,茶香易散发,厚重的胎体便于保持茶汤温度,使水痕持久。
吉州窑黑釉茶盏的装饰工艺有多变的窑变结晶斑纹和木叶纹、剪纸贴花等,窑变类包括鹧鸪斑、玳瑁纹、油滴、兔毫等。黑瓷盏烧制过程中,釉层中的氧化铁在高温时发生分解并形成气泡,且气泡逐渐变大,其周围氧化铁的含量不断升高,当气泡足够大时,它就向釉面上升并排出釉面,随后釉面再度变平,在这一过程中,气泡周围富含铁的熔体也升到釉面,并在气泡处排出后聚集或流动,这些铁矿晶体形状各异,形成不同窑变结晶纹。这些结晶纹在文人笔下,变成了鹧鸪斑、玳瑁纹、油滴、兔毫等雅致的名字。玳瑁纹的形成还需在黑釉上再施一层薄薄的黄釉,经高温烧制后所形成的窑变结晶,在黑釉中呈现出浓淡相间、黑黄等颜色交织的绚丽斑纹,如海龟的色调,别具特色。
木叶纹、剪纸贴花装饰则是吉州窑所特有的装饰工艺,反映了民间艺术的简练、质朴风格。木叶纹是指将天然树叶用作瓷器装饰纹样,其工艺流程为先将器坯上黑釉,入窑高温焙烧,出窑冷却后,再把天然树叶浸腐烂后所存的叶脉贴在黑釉瓷胎上,敷黄釉后再次烧制而成。剪纸贴花是将民间的剪纸工艺用于瓷器装饰,具体装饰流程是将剪纸纹样贴在已上过含铁量高的底釉的瓷胎上,再薄施一层含铁量低的竹灰釉,入窑高温烧成,在浅淡的底釉上呈现出深色的剪纸纹样。纹样或为双凤展翅、朵梅点点,或为金玉满堂、福寿康宁。木叶纹、剪纸贴花装饰工艺施于盏内壁,多数还以窑变纹作地纹,各色相配,异彩纷呈,将小小的茶盏装饰得精美脱俗,堪称中国古代茶具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