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承担着构建中华民族历史、展示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任务。在湖南长沙考古迈入七十年新征程之际,长沙博物馆特联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推出2022年度原创大展:“发·现——长沙考古七十年成果巡礼”。
深入剖析展览主题,突出特点铺排内容
长沙地区考古工作起步高、亮点多。1951年至195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带领安志敏等多位专家组建“长沙考古队”,在这里开展工作,并发掘了大批珍贵文物。这是我国南方地区第一次大规模正式考古发掘,揭开了长沙考古的序幕。此后,长沙考古工作者砥砺奋进,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楚汉、史前、商周、简牍、长沙窑及城市考古等方面考古工作尤其令人瞩目。浏城桥一号墓等系列楚墓,马王堆汉墓及汉代长沙王陵的发掘,助推长沙以楚汉名城之姿入选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望城坡“渔阳”王后墓、走马楼东汉吴简、炭河里商周古城的发掘分别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些工作的开展,在时间上具有一定集中性的同时,与中国考古的发展共同呈现出一致的阶段性特点。展览因此从人、事、物三个维度搭建框架,以考古年鉴的形式展开叙述,分为“楚汉钩沉 名城重光”“溯洄求索 文明再现”“古郡回眸 星城溢彩”三个单元进行设计,展现长沙考古在凸显其历史文化区域特色,促进文旅融合、引领城市发展以及构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精心挑选特色展品,兼具学术性与丰富性
为全面反映长沙考古事业发展面貌、一代代考古人的辛勤工作及长沙绚烂的历史文化,展览选取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馆藏文物与各类考古资料近400件(套)。这些展品时代跨度大、器形器类丰富,很大一部分系首次展出。夏鼐等人在长沙进行发掘时填写的墓葬登记表、绘制的车马图等手稿和珍贵的工作影像,发掘的铜铺首、鸡血石玉髓环、刘骄铜印等精美文物回到长沙进行首次展出;独一无二的五一广场东汉象人、华丽精美的明藩王府琉璃瓦当、上书“长沙厩”等内容的华远秦牍、印证马楚时期衙署分布情况的“使院”漆碗等重要器物也是第一次亮相,确保了展览的学术专业性、前沿性与良好的视觉效果。
通过亲历者的阐述,引发观众共情
策展团队根据展览内容选取26位长沙考古专家,录制访谈视频并进行展示。从年龄来看,覆盖了老中青三代长沙考古人,他们对长沙考古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专家们从自身经历说起,对所从事的考古工作娓娓道来,无一不透露出对考古事业的无比热忱。既丰富了展览形式,也使默默耕耘的考古人从幕后走到台前。他们生动而鲜活的考古故事,不仅展现了考古人的风采,也增强了展览的感染力。
在长沙博物馆特展一厅举行的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为满足不同年龄观众的需求,长沙博物馆在展期内还精心准备了系列讲座、专家导赏、沙龙、考古遗址寻访、考古工地探访、青少年自助导览、“地上一座长沙城”网络课程等,可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加。
(长沙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