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渔阳墓发掘团队成员合影(一排左三为作者)
2006 年风篷岭汉墓发掘团队合影
7月6日,“发·现——长沙考古七十年成果巡礼”特展在长沙博物馆开幕。作为从事48年考古文博工作的老同志,抚今追昔,感慨良多。
新中国成立之前,长沙没有考古,只有对古墓、文物的盗掘与破坏。20世纪40年代著名学者商承祚在其《长沙古物闻见记》一书写到:“目睹盗掘之惨状,归来为之叹惋,累日而不能忘却尔。”字里行间流露出无奈的心酸与忧伤。新中国成立之后的50年代,长沙与西安、洛阳、南京、广州成为当时全国考古发掘的重要据点。1951年,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为队长的湖南省调查发掘团的到来,开启了长沙科学考古的新篇章。然而,长沙市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发掘工作是在1974年长沙市文化局文物组成立后,发掘的河西陡壁山曹墓(今岳麓区望月湖公园内)。当时文物组仅有3人,担任副组长、后任长沙市人事局副局长的肖湘以及刘斌和张玉贤,最初的办公地点在宝南街原长沙建筑工人俱乐部的一间用房里,办公室与库房兼用。1977年,迁往八路军驻湘办事处纪念馆暂借办公。1980年后迁往湖南自修大学与清水塘纪念馆(今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1976年至1979年,业务人员继我之后又陆续走进了杨晓刚(后任长沙市文物局副局长)、黄纲正(后任长沙市博物馆馆长)、杨桦、胡琪、罗敦静、周贤朴(后任长沙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何强(后任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一兵、王琴芳、王玉梅、黄洁、谈雪慧、王辉、汪力工、张元青、张晓英、周自如等,使长沙市考古队伍初具规模。虽然我们中的几位还是只有大专学历的年轻人,却能勇立潮头,敢于担当,撑起长沙考古的半壁江山,这在当时湖南考古文博界可谓异军突起。1986年,王立华(后任长沙市博物馆馆长)从武汉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加入长沙市考古队伍,此后在1987年至1991年间,西北大学的何旭红(后任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的李鄂权(后任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武汉大学的邱东联(曾任长沙市博物馆副馆长)、北京大学的黄朴华(后任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等陆续加入,由此长沙考古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展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倏忽之间40多年光阴如流水般逝去。每当回忆与同龄人及后来的年轻人一道跋山涉水、栉风沐雨、创业奋进的历程,仍令人激动不已。
我清晰记得,1976年夏日与黄纲正骑单车赶到南郊之外猴子石长沙市乒乓球厂工地,清理东汉砖室墓的情景。为了文物安全,我们不顾蚊虫叮咬,日夜守护在墓室旁,条件十分简陋,大家累了困了就在墓室的空地处铺席而卧。
20世纪90年代初,为填补长沙旧石器发现的空白,我和李鄂权顶着骄阳,冒着酷暑,踏遍东郊外张公岭一带的沟沟坎坎和所有砖瓦厂,找寻古人类使用的打制工具。这份艰辛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1991年李鄂权率先在浏阳永安采集到了旧石器人类制造的工具,这一重要发现把长沙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到距今20万年。
我无法忘记,1993年与一群年轻考古人,一同驻守在河西望城坡渔阳墓(今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校园内)考古工地。在夏日阳光的炙烤下,在密不透风的棚架里,穿着短裤和背心,甚至打着赤膊,挥汗如雨,用双手轻挑细剔,完成由长沙市考古人独立主持发掘的大型汉墓。虽然日复一日地发掘枯燥而艰辛,大家却为最终获得证实墓主身份的封泥而欢呼雀跃,忘却了疲劳;虽然大家每日只有一瓶汽水,却饮如甘饴,丝毫未减发掘的质量。此项发掘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展岳、王世民及湖南省内众多考古专家的赞许,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群奋斗在考古一线的年轻人是何旭红、王立华、黄朴华、李鄂权、邱东联。
让我更难忘记的,是与他们共同见证了1996年走马楼三国吴简的发现与发掘。面对层层相累、堆积如小山般的简牍,没有激动、没有欢呼,只是默默地坚守,不言放弃。在一个倾盆大雨、电闪雷鸣的深夜,仍有一群考古人在简陋的工棚里,默默地守护在盛满10万枚简牍的古井旁,寸步不离。
一路走来,我不断地咀嚼着、品味着,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情怀?渐渐地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体悟到:是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及团结协助的互助精神和敬畏历史,珍爱文物的家国情怀。这正是长沙考古人的精神与情怀,也是中国考古人的精神与情怀。如今,这批年轻人已大多成为长沙考古文博界的中坚力量,并不断地培育和带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希望这种精神与情怀能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当然,此时此刻我们在分享成就、分享喜悦之时,更不能忘记那些为长沙考古文博事业的发展,甘作人梯、默默奉献而已经离我们远去的老一辈工作者与同龄人,他们是:杨桦、胡琪、黄纲正、王辉、张小英、彭其策,还有李嘉明和黎石生。
孔子曰:“告诸往而知来者。”我们回望历史,便知今日成绩获得之不易。藏品,从一无所有到府库充盈;队伍,从单枪匹马、寥寥数人到门类齐全、人才济济;发掘保护研究对象,从单纯墓葬发掘拓展到古聚落遗址、古城址、古窑址、出土文献、科技保护等纵深领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由是温故知新,方能继往开来、固本开新、行稳致远。湘江之畔,风景如画,抬望眼,江水北去,百舸争流。借用一句老话,作为一位考古老人对年轻一代的良好祝愿: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愿比一浪强;
湘水前波让后波,前波后波总相和。
(作者系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
长沙简牍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