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是“最早的中国”——二里头遗址的展示平台,为帮助青少年更好认识中华文明,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博物馆特别策划了一系列以“夏都诞生记”为核心的暑期研学活动,让他们以“科考队员”的身份探索并设计夏都,触摸最早的中国,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
这次探源之旅始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丰富多彩的研学手册、直观专业的展览内容和生动有趣的讲述引导让孩子们一开始就对4000多年前那场洪水治理背后大禹的智慧与艰辛感同身受,忍不住在大禹治水的环形浮雕面前驻足观望,在禹化九州的区域布局图上探寻华夏文明的踪迹。
循着踪迹往前,夏朝从建立、统一、过渡、中兴到衰落直至灭亡的波澜壮阔史仿佛异彩纷呈的画卷一般渐渐在孩子们眼前展开。他们一边认真翻看手册,一边围绕研学导师积极询问,一时之间,唰唰记录的笔尖,高高举起的小手,全神贯注的眼神,此起彼伏的童音,形成了一幅沉浸式研学图,让他们徜徉于禹征三苗、钧台之享、后羿代夏、桀丧其国等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之中,流连忘返。
“老师,他们那时候吃什么呀?”几声稚嫩的询问响起。随着展厅的转移,他们的疑问逐渐获得了答案——一幅巨大的二里头遗址地理气候展示图矗立眼前,各色植物互动装置琳琅满目,各类动物骨骼林林总总。结合文物展示和手册连连看小游戏,孩子们认识到这里五谷皆备、四畜兴旺,而这些是由于二里头遗址位于古伊洛河交汇处的高地之上,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研学导师告诉他们天然的地理优势选择得益于当时先民的智慧,也让这里自然而然地成了“华夏第一王都”。1号宫殿互动游戏和王都选址游戏更是让这一概念成为一个烙印进孩子们心中象征中华文明之源的符号。
在这个人杰地灵之地,发现了什么令人叹为观止的国宝级文物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极具冲击效果的绿松石龙形器,它的尺寸、工艺、造型吸引着孩子们竞相围观,提出各种有关龙的问题:它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跟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龙的图片不太一样?用来做什么的?研学导师娓娓道来,吸引着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察它的每一个细节。经过几千年的埋藏,两千余片绿松石仍然如此艳丽、完整,搭配青、白色玉构成的鼻梁,圆形白玉镶嵌的眼睛和波浪一般的身姿,让孩子们对龙的形象浮想联翩。当他们看到这条龙和它旁边的铜铃,听到“龙旗阳阳,和铃央央”这句诗经中的话,似乎想到了那个年代它如龙旗一般随风招摇,伴随悦耳的铃声不断前行的场景,纷纷与研学导师分享自己对龙的感受,在互动游戏中拼接龙体,沉浸其中,“龙的传人”不知不觉成了他们口中令人骄傲的代名词。
作为“龙的传人”,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研学教室,希望尽快开启“科考队员”的下一站,建设属于自己的“华夏第一王都”。他们积极地进入各类历史角色,从建立夏朝的大禹、开启世袭制的启、游猎失国的太康、复国中兴的少康到残暴亡国的桀,仿佛穿越到了四千多年前的夏朝,生动形象地模仿这些夏王的口吻,讲述他们自身独一无二的故事。紧跟模仿秀的是王都建设规划,这一任务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他们一方面对当时的夏都辉煌无限憧憬,另一方面又迫切期望发挥想象力,打造一座与众不同的夏都。
孩子们在研学导师的引导示范之下,开始王都选址。他们吸取夏代先民们的经验,认识到古代“民以食为天”的道理,选择了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且在河流附近的高地,既能享受先天的农业优势,又能避开自然天灾如洪水的袭击。然而在布局不同区域如宫殿区、祭祀区、居民区、墓葬区、手工业区等的具体位置时,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令人耳目一新。有的孩子把农业区而非宫殿区设置在了中心区域,认为保护粮食是最重要的,有的孩子把作坊区建在了河流旁边,认为这样便于青铜器物进行冷淬,有的孩子则把居民区安置在了河流旁边,希望建设风景绝佳的古代“河景房”,还有的孩子手动“建造”了一条条马路,兴奋地说这些道路可以帮助夏代先民们渔猎,还有些孩子把墓葬区建在了遥远的草木角落之间,认为这样更加凸显墓葬的神秘,让祖先安眠于此。到了人物、动物、植物等环节,他们更是突发奇想,“创造”了上朝、祭祀、吃饭、游泳等丰富多彩的人物活动,并接二连三地分享自己的建都“秘诀”和其独特之处。最后,孩子们还自发组成了夏都建设小分队,集思广益,共同利用3D打印模型打造升级版的夏都,形成了或相对传统,或另辟蹊径,或脑洞大开的都城构建格局,课堂氛围热烈、生动,让人不禁为青少年的才智而惊叹。
这次夏都诞生之旅以世界四大文明的对比作为尾声,让孩子们惊异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如何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从被称为“最早的中国”的二里头遗址所代表的王国文明开始,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成为世界上唯一五千年未曾断绝的文明。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的青少年于筑城之间追求中华民族之根,探寻华夏文明之源,以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勾勒出一幅幅独特的文明传承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