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相聚,经常会有人问起:贵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我出于无奈,只好回答:我馆打的是组合拳,不追求单一的“镇馆之宝”。这个问题回答多了,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究竟应该是什么?用什么心态去对待这个问题?
何为“镇馆之宝”,顾名思义,就是博物馆中历史、艺术、科研价值最高的文物藏品,即使与其他博物馆的同类文物藏品横向比较,也是佼佼者。“镇馆之宝”体现了一个博物馆在业界的位置和在观众心目之中的分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时一件“镇馆之宝”可以代表一座博物馆,甚至可以成为一座城市或一个行业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现象,不仅在我国博物馆常见,在世界博物馆也不奇怪。例如,人们提到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就会想到法国卢浮宫,卢浮宫也由于收藏有《蒙娜丽莎》这样的“镇馆之宝”而声名远扬。我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不少大型博物馆收藏的“镇馆之宝”已经远超狭隘的本馆“镇馆之宝”概念,被上升到国之重器,是“镇国之宝”。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商代“后母戊大方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清明上河图》,是当之无愧的国宝。拥有国宝的单位远远不止上述两家,像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都是收藏大馆。这些大馆老馆由于收藏品众多、国宝荟萃而享誉中外,其“镇馆之宝”更是数不胜数。西北文物大省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无疑就是1969年10月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东汉文物“马踏飞燕”,不仅是武威市城市的标志,还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旅游标志。由此可见,“镇馆之宝”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价值也是有目共睹的。截止到2021年末,我国博物馆文物藏品计5813.9万件/套,正是有了这个庞大的藏品数量,才使我国博物馆在世界博物馆群落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都要归功于广大仁人志士对文物的热爱,归功于几代文博工作者的默默奉献。由于他们的无私付出,夯实了我国博物馆的基础,确保了我们这一代博物馆人有大展身手的舞台。
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公布了我国现有博物馆6183家,比去年新增了395家。新增加的这些博物馆大多是地方历史类博物馆,这批新建馆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馆舍建筑豪华气派,占地面积较大,馆藏文物较少。接触过几位类似博物馆的馆长,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热衷于去寻找“镇馆之宝”,觉得没有“镇馆之宝”都羞于见人,矮人三分。为此,他们把搜寻“镇馆之宝”,当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有的馆长似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显然,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不利于我国博物馆事业的整体发展。
笔者曾在主管一家博物馆的时候,也有过这种困惑,总想在“镇馆之宝”上出成绩、出政绩、出爆炸性新闻。碰了几次壁之后,我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及时修正了自己的做法,转而将目光牢牢盯住反映本地历史的文物,只要够入藏条件的文物,发现一件征集一件。经过几年的努力,馆藏文物增加了1000余件,其中日本侵琼期间印制的书籍宣传品等罪证文物就收藏了百余件,成为全省此类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有人说,评价一座博物馆是否合格,并不是有多少“镇馆之宝”,而是要有明确的办馆方向、有较为丰富的馆藏文物、有独立举办展览的能力、有健全的研究队伍。因此,在“镇馆之宝”这个问题上要保持良好心态,理性面对。
有一次笔者去参观一家名人博物馆,馆长告诉我该馆没有“镇馆之宝”。我对他说,这位名人的哲学思想远远高于单纯的“镇馆之宝”,“镇馆之宝”在他的思想面前是单薄的、不值一提的。同时我与馆长交流,应该在展陈内容上多挖掘名人的精神世界,形式上采用白描的表现手法,使观众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名人的人生。
盘点我国大中型博物馆,其镇馆之宝的来历,无外乎如下几个途径:老馆的旧藏;考古发掘所得;市场购买;社会捐献;其他部门移交等。现今这些途径很多都行不通或不好“行”,但又没有更多的新路可寻,这也是博物馆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不久前,海南省对新入藏的馆藏文物进行鉴定定级工作,发现某市博物馆库房一角摆放着一件直径近一米的汉代铜鼓。据馆长介绍,这件新入藏的铜鼓,是几年前一位农民在水溪旁所得,文物工作者获知消息后,反复做工作,终于将铜鼓收归馆藏。海南岛的西部多次发现汉代铜釜铜鼓,这些文物都是汉王朝伏波将军马援、路博德征战海南的遗留之物,是海南收归中央管辖的重要物证,现在那件铜鼓成了该馆的“镇馆之宝”。笔者希望我国的各级博物馆都有响当当的“镇馆之宝”,但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镇馆之宝”并不是俯首可得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不能只看到“镇馆之宝”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而忽视了藏品的整体作用,试问:难道没有“镇馆之宝”的博物馆就关门不开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还是要面对现实,厘清方向,不能在这个怪圈里蹉跎下去了。
笔者曾经工作过的一个文博单位,有一位精通当地历史、风土人情的饱学之士,可以说是当地的活县志,地方上有什么不解之事要向他讨教,有些重要接待也常请他参加。记得有一次北京来了一位领导干部,安排参观博物馆,馆长请这位老先生陪同,他不负众望,深入浅出地讲解,并解答了领导的提问,领导很满意,赞誉老先生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从这件事上可以启示我们,培养人才应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点,这比花上大精力去寻找“镇馆之宝”,要更务实,更见成效。
笔者现在服务的海南省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由于建馆时间较短,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镇馆之宝”。但本馆举办的“大海的方向”“南溟奇甸”两个陈展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这两个展览的主题都是反映海南地方历史的,历史上海南地处边隅,经济较为落后,文物存世量较少,展品档次不高,但办展人员克服种种困难,认真研究上展的每件文物,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发挥“文物组合拳”的强大效应,也算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无论是“镇馆之宝”,还是其他普通文物,都是我国先民聪明才智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不可复制的精神财富,都须得到同样对待,这是一个博物馆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职业操守。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鲜花,而忽略了芳草地。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句话对我们博物馆人在“镇馆之宝”和一般文物的认知上,是有借鉴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