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国博 共话中国近现代文物发掘与研究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

7月22日,“与时偕行——中国近现代文物与历史研究的新探索”学术论坛在国家博物馆召开。论坛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华文化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英模陈列馆、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承办。

论坛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设立“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的新境界”“中国近现代文物发掘与研究”“历史自信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三项分论题,邀请了14位高校、科研机构、文博单位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其中,第二议题围绕“中国近现代文物发掘与研究”进行研讨。专家学者分别就革命文物发掘、阐释和研究,工业遗产特征和精神表达,博物馆展示创新等内容分享了经验和成果,探讨了近现代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所长、研究员金以林,以“海外红色文献的征集整理与利用”为题,重点介绍了社科院近代史所近十年来征集近代中国珍稀文献的情况。这批文献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藏档案,俄罗斯各级档案馆藏苏共、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相关文献,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国民党党史馆等单位藏中共领袖文献等。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刘中刚,以“中国近现代革命文物的挖掘与研究”为题发言。他将革命文物的征集历史概括为部署期、汇聚期、发散期与拓展期四个时段,并就博物馆与院校关于近现代文物研究和近现代史研究相关方法、作用,及其发展变化等进行分析和阐释。他认为,未来可建构生态史学、社会史学,博物馆的文物系列化研究、中外同类文物的对比研究等。博物馆在用史物证的同时,完全可以走向证物立史的新境界。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志英,以“中国工业遗产的特征与精神表达”为题,概括了工业遗产的概念和典型特征,提出中国的工业遗产建筑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并吸收了外来文化的营养,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其工业特性形成了独特的精神表达,从而具有了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中国的工业遗产表达出精确的时间概念,发展民族工业、抗击外侮的反侵略精神,争取人民解放的工人阶级斗争精,探寻民族工业发展的探索精神,生产规范追求表达的精神概念,以及以技术革新为代表的发明创造和崇尚创新的精神,等等。工业遗产是一种全新的文化遗产,有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张伟明,以“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研究的三个维度”为题发言。他认为发掘整理研究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博物馆文物保护利用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对革命文物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的总结中有三个值得重视的维度,即革命历史文物研究的理论深度、历史深度和情感深度。革命文物研究应考证革命文物的来源经过和蕴含的故事,揭示其价值和意义,通过总结革命文物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等,为深入开展博物馆革命文物研究提供新思路。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臧杰斌,以“深入发掘研究、精心策划展示和广泛宣传推介涉侨文物的新探索”为题发言。他认为涉侨文物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和世界移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华侨华人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融合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世界移民文化和住在国文化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展示、宣传、推介涉侨文物有利于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致力于探索如何面向观众更全面更准确更生动地展示与宣传涉侨文物,着力打造“主旋律+新热点+侨元素”三位一体的涉侨原创展览体系,大力走“互联网+”的道路,充分整合各涉侨博物馆和各地侨联组织的力量和资源,深入研究和发掘近现代涉侨文物的文化内涵。

法国蒙达尔纪旅法勤工俭学纪念馆馆长王培文,以“以专题文化历史遗产拓展中法人文可持续性综合交流”为题,介绍了法国外交部记录中,有关19至20世纪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档案以及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在法后代提供的书信等历史文物,并提出通过文物与史迹,推动中法文化交流普及,补正法国大中小学常规史地教学的缺失。新的文物和史料将拓展里昂中法大学在党史研究方面的内容,为勤工俭学史提供新诠释。

本次论坛上,不同界别专家学者的思想碰撞,既为近现代文物的利用和研究开启了新思路,也为博物馆界与学术机构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有助于推进新时代近现代文物与历史研究的创新发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6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