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博社会教育高端论坛”发言摘编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7月18日,“全国文博社会教育高端论坛”在湖南长沙举办。论坛由金宝搏网站下载 、湖南省文物局和湖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来自金宝搏网站下载 、湖南省人大、湖南省文物局的领导、专家,以及来自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全国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的专家、学者,就文博社会教育深入探讨。


山东博物馆

打造智慧研学的实践与思考

山东博物馆以社教课程“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为载体,探索博物馆智慧研学实施路径。

课程立足展览,以文物为线索,将中国古代服饰分为冠帽、衣裳、鞋袜、配饰等几个专题进行策划,设定线上、博物馆教育中心、博物馆展厅三个不同的教育空间,进行课程的研发和教育产品的设计制作。通过明确课程的主题和受众,调研搜集现有博物馆资源和相关资料,确定课程内容及配套教育产品。课程分为智慧课堂与展厅研学两个部分,线上课程的实践通过智慧课堂的智能终端实现。

“智慧”体现在这套研学产品的数字化组成部分,包括在展厅内提供的AR数字体验、研学课程中使用的AR绘本上的数字点位、线上研学的数字化教育课程等。

课程融合多方面专业优势,打造开放式博物馆教育创新项目,其内容的设计以山东博物馆环境、藏品、展览等资源为基础,研究和设计多种教育产品。在智慧化的教育产品与博物馆智慧云教育系统的配合下,博物馆教育活动数据成为提升博物馆教育品质、创新博物馆教育形式的重要基石。 

(涂强)

河南博物院

特约讲解——“鼎的自白”

河南博物院社教部基础教育科结合馆藏文物“鼎”,为青少年量身打造“鼎的自白”特约讲解活动。

针对6岁至14岁孩子精心创作讲解剧“走进展厅结识鼎朋友”,“鼎的自白”设计以分众化、定制化为主题内容及形式;在专属场地集合,分组建团进行熔炼训练,并进行讲解剧情导入,做好入馆准备;入馆后,在讲解员与虚拟讲解员的引导下开启展厅探索。

特约讲解集组团、听、看、做、成果展示为一体。特别是团建取材于军事拓展科目,作为讲解第一道流程,除保证展品在场地转换过程中有序、安全外,旨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40分钟的双线讲解围绕主题“鼎”让受众在博物馆展厅独特的环境中听知识点、看实物,加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自豪感;成果展示环节主要给受众提供当众练习讲话的机会和增加仪式感。创新性引入“虚拟讲解员”概念,与馆内讲解员构成双线讲解模式;借助数字化终端设备拓展讲解内容,与数字化时代完美接轨,让有限的展厅得到无限延伸;特约讲解跨界融合,主题突出,让“活”起来的文物服务于未成年人,使其综合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陈莹莹)

唐山博物馆

让公众从配角转为主角

唐山博物馆打造的“草根空间”系列社教活动,是对博物馆社会教育理念创新进行的有效探索和实践。“草根空间”包括“草根讲坛”“草根徒步”“草根策展”三部分。

草根讲坛由博物馆确定主题,请观众走上讲台,主讲或者参与讨论。草根徒步则招募公众参与文化遗址徒步考察活动。公众不仅仅是随行者,也担当徒步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讲解者。草根策展包括策划展览、策划社教活动,集思广益,做老百姓看得懂的展览,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从讲坛到徒步考察再到展览策划,“草根空间”正在逐步拓展,改变了观众仅是旁观者的旧格局,让观众参与创作,从博物馆的客人转变为主人,从配角变为主角,从乙方变为甲方,增加了观众的责任感,也使博物馆的工作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鲁杰)

中国科技馆

弘扬科学家精神 践行新时代使命

中国科学技术馆展览教育中心十分重视科学家精神教育工作,2019年联合全国百余家科技类场馆共同举办“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3年来,“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开展线上线下宣讲及科普讲座千余场,原创广播剧《是院士也是战士》《国士无双》、宣讲稿、绘画等一批优质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作品,还联合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动员青少年走进课堂、校园、科技馆,讲述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

展教中心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方面充分调研,多方联系,丰富科学家精神宣讲内容,确保科学家精神宣讲资源的科学性,丰富科学家精神宣讲的资源;在相关展览的策展期间,同步启动教育活动、科普讲座的策划,从活动内容、形式及阶段性三方面统筹规划。

活动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展览展品、教育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弘扬科学家精神活动;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展览展品、教育活动等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扩大宣讲服务范围;紧密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借助院士等专家资源,共同做好科学家精神宣讲工作。

(王洪鹏)

宁夏固原博物馆

社教活动分享

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公众节日期间的文化生活,也加深了公众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开展系列活动,拉近公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配合展览开展体验课、宣讲课、主题演讲比赛等。每年暑假,组织开展“暑期小小讲解员”活动。开展“童心向党、跟党走”“绿色阅读·共享快乐”等主题活动。

研学实践活动:博物馆与固原市委宣传部、固原市教育局、原州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合作,开展陶艺DIY、拓片体验活动、丝绸之路固原段户外体验活动、“重走长征路 重温革命史”体验、“丝路课堂”数字化社教课程等形式多样的研学实践活动,不断发挥基地作用。

文化扶贫教育活动:针对对口帮扶村开展文化扶贫教育活动。多次深入北淌村小学,向孩子们赠送少儿读物、学习用具;开展免费辅导班,通过“远程网络教育平台+老师授课+基础教学+现场观摩”的模式进行辅导;借助研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组织开展主题活动“一览固原 品味历史”,带领北淌村小学全体师生走出家门、校门,开阔眼界。

(禹凤)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小金课堂”

“小金课堂”是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自主创立的社会教育品牌,以十大板块着力为广大青少年儿童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使青少年在课堂之外浸润历史文化。

“研学·金沙”设计实施不同学段的研学课程,开展了“走进金沙”“古蜀寻根”“博物馆里的世界”三个主题的研学活动。“科技·金沙”通过以学生主动探索为中心的课程活动设计,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考古·金沙”通过考古知识分享、发掘计划撰写、模拟考古等课程,分享金沙的考古发现、考古故事。“自然·金沙”充分利用博物馆园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开展“夜探金沙”“金沙观鸟”主题活动。“戏剧·金沙”用演绎的方式体验三千年前金沙人的生活,再现古蜀王都的恢宏场景;将历史文化与戏剧结合,让参与者感受不一样的戏剧教育。“美学·金沙”认识金沙美、体验金沙美、感受金沙美、欣赏金沙美和创造金沙美。“少年说·金沙”通过“金沙小小讲解员”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他们眼中的金沙,表达对金沙的情感。“馆校合作”与中小学校相互协作、各施所长、资源共享,充分利用金沙文化熏陶孩子们。“特展·金沙”针对每年举办的特展,开展各类教育活动。“金沙云课堂”推出金沙直播课、金沙视频课和金沙特色文物音频。“绘本·金沙”编辑出版《金沙宝藏》绘本丛书,印刷制作《金沙寻宝》《探秘金沙》《金沙印记》《考古任务卡》《趣问金沙》等学习单,创编适用于青少年儿童阅读、学习的金沙亲子导览手册。

(余欣)

北京鲁迅博物馆

鲁迅与版画系列教育活动

在博物馆的公众教育中,从藏品出发,挖掘藏品所承载的人物事迹、文化内涵、思想价值,提炼其中的教育意义,根据藏品的特质,请教相关领域专家,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是北京鲁迅博物馆在公众教育活动中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活动设计实施模式。

鲁迅与版画系列教育活动——《木、刀、印——探寻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社教案例系列活动,以版画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开展美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系列教育课程,“翰墨书香——鲁迅与藏书票”“拓印惊奇——鲁博馆藏版画拓印”“从人民币到版画——珂勒惠支与鲁迅”等教育活动由浅入深、适合各年龄段和不同美术基础的公众参加。在研究馆藏的丰富版画藏品背后的经历和内涵之时,我们发现鲁迅提倡的新兴木刻运动就是美育的典范,面对不擅长的学科领域,博物馆社教党支部通过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党支部的深度合作,引入专业版画教师为我们讲授版画知识、开展版画部分美术课程的设计,建立了“朝花艺苑青少年版画教育工作室”,把工作流程细化到每一步,再把版画教育与鲁迅与版画的展览、课程事迹相结合,把课程与美术实践相结合,形成生活——读书——新知的良性互动。 

(刘晴)

敦煌研究院

《莫高精神——1650知多少》

2020年6月,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承办的“飞天神韵·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莫高精神——1650知多少》作为跟随展览研发的配套教育推广课程,设置了观展任务卡,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学员们带着任务卡参观展览。根据时间发展脉络,让孩子们了解敦煌研究院建院70余年风雨历程的同时,感知敦煌自藏经洞发现以来曲折离奇的历程,感受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薪火相传的“莫高精神”,了解“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为研究、保护、弘扬敦煌文化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鼓励青少年主动担当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莫高精神——1650知多少》教育推广课程,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及以上年龄段开展,以全新的观展模式和展览语言为孩子们讲述属于莫高窟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蔺君茹)

福建博物院

寻找丝路印记——构建项目化学习方式

引入项目化学习的方法来设计博物馆教育课程,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育人员设置一个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寻找丝路印记”主题课程根据受众群体的年龄,开展了不同的项目课程。针对小学组的立体小展览设计制作以线下形式为主。在动手实践、策展实施的环节中,引导学生调动不同的感官去寻找身边的海丝印记。公开展示学习成果是项目化学习的重要环节。引导他们梳理历史背景,撰写讲解词。以展厅中针对青少年的讲解内容片段作为示范,并提供展览讲解词评价表,学生可以提前对照评价标准进行准备。他们在展厅里反复参观,倾听讲解员和志愿者的讲解内容。“他们是怎么把信息讲得很有趣的?他们是如何与参观者交流的……”组织他们在展示前反复模拟演练,持续改进。同时,工作人员持续跟进评价反馈,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目前,博物院设计了六个维度进行评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表达、收集整合信息、观察比较分析、时间管理以及创造力。

 (戴石)

河北博物院

缤纷品牌助力讲好文物故事

河北博物院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自主研发了河博学堂、河博美育、河博工坊、河博剧场、河博研学等系列教育服务品牌。

河博学堂是河北博物院精心打造的学习园地,以快乐学堂系列课程为代表,已成为公众快乐学习、乐享河博的文化殿堂。

河博美育以“美”为启发,“小小美术家 快乐临壁画”让孩子们由浅入深地了解古代壁画,学习绘画技巧;“守望成长 静待花开”通过亲子绘画活动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美育四季”结合春夏秋冬四季风韵,开展丰富的艺术体验活动。

河博工坊汲取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和非遗文化的丰富涵养, 结合当代陶瓷艺术已陆续推出“瓷韵流光 匠心巧艺”“素泥雅拙 陶印光辉”“瓷艺焕技 釉彩之美”“诗情画意 瓷上锦裳”“抟植外化 风物盏盏”等系列课程。

河博剧场的“青葵剧社”生动演绎河北历史故事,小演员演出大精彩;“讲解明星梦工坊”为每一个喜爱文物的孩子实现讲解梦;“朗读明星梦工坊”让孩子们沉浸式诵读红色经典,激发爱国热情;“经典电影中的河北抗战故事”充分发挥艺术的魅力,让文物与电影相结合;“梦回中山”系列历史短剧,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中山国的历史故事。

河博研学灵活高效,设置有探秘“国宝”系列课程、“国宝”奇缘课程、常设展览学习手册等。 

(王晓阳 刘卫华 付丽琛)

山西博物院

“百年征程 博物礼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山西博物院隆重举办了“初心映三晋 百年铸辉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物特展”。展览期间,教育项目组依托展览的丰富史物资源,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向公众推出了“百年征程 博物礼赞”主题教育项目活动。包括讲解类、征集类、宣讲类、展演类、课程类和研学类,分为建党百年特展角色情景导赏、颂党恩百大作品线上展、志愿者近现代文物主题宣讲、《三组红色文物讲述山西共产党人的故事》展演类教育项目、“擘画中的变革”ACTI主题文化课程(四种课程)、建党百年主题研学等6大类9种教育项目,受众涵盖青少年、亲子家庭以及特殊群体等。

其中,《三组红色文物讲述山西共产党人的故事》展演类教育项目在“首届全国十佳文博社教案例宣传推介活动”中获得2021年度优秀文博社教案例奖。 

(姚香)

成都博物馆

“周末儿童博物馆”

成都博物馆一直注重为城市提供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针对不同观众群体推出丰富多样、高品质的文化教育活动,尤其在青少年教育方面,注重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架构起以周末儿童博物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馆校教育活动、小小宣讲员以及环球自然日青少年挑战赛六大板块为主题的青少年教育活动体系。

2020年9月11日,成都博物馆在全国首创推出青少年品牌活动——“周末儿童博物馆”。活动为14岁以下儿童量身打造,常态化活动于每周五、周六晚18:30-20:30推出,寒暑假期间分别推出“新春季”与“暑期季”活动。活动紧扣博物馆展览,综合运用参观讲解、课程讲授、展厅探秘、互动体验、工坊制作、特色展演等多元化教育形式,充分满足少年儿童博物馆学习体验需求。

“周末儿童博物馆”活动最初以一月一主题的形式推出,先后推出“乐游天府”“博物育美”“偶影奇缘”“奇趣自然”“文物里的科技”“天府家园”等十余项主题月活动。今年3月,“周末儿童博物馆”全新升级,以“3+N”模式推出,活动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美育以及自然科学文化设置了“成博带你看古今”“成博带你探自然”“成博带你知美学”三大板块主题内容,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延伸拓展。 

(冉静)

吴中博物馆

后疫情时代的社会教育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年轻化、高素养的观众,吴中博物馆结合自身文博资源,策划了一系列相应的社会教育活动:

讲座:自2021年6月28日吴中博物馆开馆一周年以来,共举办线上线下讲座17场,内容涉及吴地文化、江南考古、特展专题三项,线下及直播观看量达42.9万人次。沙龙:配合特展策划开展的系列悦读沙龙,已经成为吴中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品牌项目之一。通过读书与观展的结合,以丰富的角度对展览进行解读,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与欢迎。核心课程: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成人三个受众群体,围绕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与吴地文化遗产开发的美育素质拓展课程,其宗旨为“将博物馆作为一个切口,呈现多学科交叉的棱镜,打造文博艺术跨学科课程体系;在强调个人动手、团队协作的同时,也注重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与解决能力的培养。”特色活动包括“市民考古”“寻宋之旅”“博物馆电影艺术沙龙”“博物馆之夜”“艺匠传习”等。馆校合作:编写核心课件、教案、课程手册、课程原创推文,为馆校合作蓄积学习资源池;基于校方需求开设校内博物馆选修课、馆内大运河系列课程、馆内宝带桥系列课程、吴文化博物馆教育之夜等。演绎社:吸收国内外著名博物馆“跨界艺术活动”的有益经验,开启“Museum Show博物馆演绎”项目,将“展览+戏剧”“展览+舞蹈”“展览+音乐会”等创新形式融入博物馆展演活动中。志愿者:目前博物馆共有在册志愿者115人,设立12个服务小组及1个“吴博说”讲师团,在展厅讲解、展厅引导、社会教育、问卷调查、社区服务等方面为观众提供了优质的志愿服务。 

(茅天宸)

良渚博物院

由馆舍天地辟大千世界

让良渚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良渚博物院立足于馆藏文物与现有考古成果,积极进行知识转化工作,并通过各类书籍出版、社会教育课程活动,将晦涩难懂的考古学文化带给普通大众,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要方向有以下几点:一是系统梳理考古研究成果;二是孵化特色鲜明的社会教育品牌;三是配合中国传统佳节进行节点宣传;四是打造良渚文化社会教育人才队伍。

良渚学专业书籍的编撰出版,为社教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绘本+”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模式的探究,让未成年人看懂考古学文化;“一起寻找文明之光”计划,实践博物馆的全群体无差别科普;良心匠艺:世遗X非遗手工艺课堂,让世界遗产牵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夜场专题活动:良博奇妙夜、“良·雅·集”中秋音乐会,以轻松娱乐的活动形式,为青少年群体创造特殊的博物馆记忆。

处在后申遗时代的良渚,持续深入讲好中华文明的良渚故事,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鲜明辨识度的良渚文化标识,紧扣主旋律、合力大作为、释放大效应。在良渚博物院总体处于高位运行的发展态势下,审时度势、系统谋划、准确发力,持久保持博物院的高光时刻和永久活力。 

(良渚研究院)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让红岩精神“红”遍中国、走向世界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党的十八以来,为更好地传承弘扬红岩精神,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着力打造红岩故事宣讲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社会宣传教育工作。

用心打造宣讲团队,强大思想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力量,设立了历史研究宣讲分团、公共教育宣讲分团、党性教育宣讲分团、研学教育宣讲分团、文艺展演宣讲分团、志愿服务宣讲分团,以宣讲、展演、情景剧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革命文化。用情讲好红色故事,不断丰富和创新社会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宣讲内容,创新宣讲形式,着力打造了具有历史深度、情感温度的红岩特色宣教品牌。用力传播革命文化,推动红岩精神传承与弘扬行久致远,不断加强内容建设,丰富产品供给,拓展线上线下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提升文化传播力。

红岩故事宣讲团数十年如一日地用心用情讲诵展演,已成为传播革命文化、弘扬红岩精神的“红色轻骑兵”,为延续一座城市的荣耀记忆、树立一个时代的精神丰碑作出了积极贡献。 

(罗雪)

微信截图_20220811122358.png

微信截图_20220811122336.png

(本版文字根据发言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0.73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