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西枕武夷山,东临大海。上古至秦汉时期,闽越先民留下了文化艺术创造活动的遗迹;汉晋之后,北方中原民众先后数次大规模迁入,带来较为先进的中原文化,经历代流传融合,形成了福建多元深厚的传统艺术文化积淀。福建古代音乐文物作为福建传统艺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含大量珍贵的乐器实物,又有许多与音乐相关的文献、图画等文物,异彩纷呈、蔚为大观,无不显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为展示福建古代音乐文物,福建省文物局主办、福建博物院牵头承办了“声声慢 心弦动——福建古代音乐文物展”。展览集中展示了福建省内五十余家博物馆、艺术院团及相关单位收藏的两百余件(套)文物,呈现出传统音乐艺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
万籁有声
远古的人们通过敲打或吹响石器、木器、骨器、陶器等,发出有节奏的乐声,这便是原始音乐和乐器的萌芽。狭义的乐器是指人类为音乐艺术制作的专用发声器具,是人类发声器官(喉咙)的延伸。广义上来说,人类用各种方法奏出一定音律或节奏的器具都可以称为乐器。
陶鼓(图1),商代晚期,长8.4厘米、高9.8厘米,福建博物院藏。1974年出土于福州闽侯黄土仑遗址,属于随葬明器。此种鼓在商周典籍中被称为“土鼓”,通过敲击鼓面发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此件陶鼓为泥灰硬陶,形状为腰鼓形,两端开口,中空,鼓身上部附有兽形提梁,下接喇叭形实心座。
青铜铙(图2),西周早期,通高76.8厘米,重100.35千克,福建博物院藏。铙作为礼乐器,最初作军中传播号令之用,继而更多地用于军旅集会仪式或祭祀活动中进行敲击演奏。使用时铙口朝上,在甬中插木柄以手执或植于木架之上,以木槌仰击铙口发音。此件大铙1978年出土于建瓯小桥镇黄窠山,体腔结构为合瓦形,两面纹饰相同,每面各有涡旋乳钉枚18个,通体布满商周时期流行的云雷纹,纹饰精美,立体感强。
铜编瓯(图3),宋,口径8.4~8.6厘米、高4~4.3厘米,建瓯市博物馆藏。铜瓯也称“音盏”“水盏”“击瓯”,又有“缶琴”“缶碗”“铜盏”等名。此编瓯1982年出土于建瓯南雅乡南布村,一套12件,铜质,呈碗形,敞口,斜弧腹渐收,圈足,每件器壁厚薄不一,其中两件残破已经修复,一件为仿制品。音阶俱全,无需加水就能敲出悦耳且较为准确的乐音。
玉振金声
北宋复古之风兴盛,先秦的礼乐制度再次风行。宋元以来,“庙学合一”的文庙依西周八音法,按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质地来制作祭祀乐器。福建多处文庙(孔庙)留存有祭孔大典所用古乐器,制作精美,文化内涵丰富。
铜编钟(图4),明隆庆六年(1572),高22.9~24厘米、口径15.8~16.7厘米,莆田市博物馆藏。编钟,打击乐器,属古代八音中的金类乐器。这套编钟为明代莆田兴化府文庙举行祭祀大典时所用礼乐器。它们形制相近,钟横截面呈圆形,于口略外撇,舞面上置蒲牢形钮;舞部下有一周菱形雷纹,并有几个圆形凸起,作为敲击的标记。钟体中部饰四组饕餮纹和一组铭文“隆庆六年岁次壬申正月吉旦兴化府知府林有源 同知钱榖 通判邓邦基 推官邵城 莆田县知县孙谋 仙游县知县张昴 兴化府儒学教授肖振谋 训导徐鹰虞文菃李韶”。
篪(图5,正反面),清,长53厘米、宽4厘米,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藏。篪,吹管乐器,属古代八音中的竹类乐器,音色浑厚轻柔,尤宜轻吹。这两件篪为清代泉州府文庙祭祀时所用礼乐器。表面髹红漆,绘金龙云纹。篪管的一端开口,一端封口,正如北宋陈旸《乐书》所载:“篪,有底之笛也。”篪身开有5个按音孔、1个吹孔,尾端开有2个饰孔,用以悬挂飘穗。演奏时双手执篪端平横吹,不像如今的笛子吹奏时掌心向下。
敔(图6),清,长56厘米、宽28厘米、高16厘米,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藏。敔,打击乐器,属古代八音中的木类乐器,用于历代宫廷雅乐和孔庙祭祀乐舞的止乐演奏,往往和用于起乐的柷相伴而用。止乐的具体用法是:在音乐结束之前,先击敔的虎头顶三下,然后从虎尾到虎头逆向刮奏虎背龃龉三次。此件敔为清代泉州府文庙祭祀时所用的礼乐器。其形状如老虎,伏于木座之上。虎身髹黄漆,彩绘有黑色斑纹,双耳竖立,红口利齿,背部插列方形木片即龃龉27片,尾巴呈“S”状。
绕梁曲声
宋元明清时期,福建民间传统音乐非常繁荣,如南音、十番、伬唱等乐种曲艺,莆仙戏、梨园戏、闽剧、高甲戏、芗剧(歌仔戏)、傀儡戏(木偶戏)等戏曲以及各种各样的宗教音乐层出不穷,产生了与之密切相关的大量音乐文物,包括乐书、乐器、戏台、戏服、剧本、曲谱等。
南音洞箫(图7),清末,长56.0厘米,福建博物院藏。南音又称南管、弦管、南曲、南乐,主要流传于福建省闽南地区,后传至台湾、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华人集居地,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音洞箫与常见的洞箫相近,但管身略短而粗,音色圆润柔美,音域宽广深厚。南音洞箫用竹根部制成,十目九节,长度约一尺八寸,开有6个按音孔,前部5个,后部1个,是唐宋尺八的遗存。这件南音洞箫是用观音竹根部制作,首端有“V”形吹口,除了按音孔外,尾端有两个装饰孔,用以悬挂飘穗。
叠韵悲琵琶(图8),清末,长93.5厘米,福建博物院藏。这件琵琶为南琶,为拨奏弦鸣乐器,是福建南音与梨园戏等音乐中所用的琵琶。南琶样式与唐代琵琶相近,呈梨形,细颈曲项,腹宽扁,复手大,山口高,两凤眼;品相与明制相似,为四相九品或四相十品。另外,南琶为横抱,与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弹奏琵琶的姿势相同。该琵琶曲项,梨形音箱。木质,髹黑漆。面板用桐木制成,琴背为紫檀木。音箱背板上刻有描金铭文“叠韵悲”三字。演奏时左手横抱,各指按弦于相应品位处,右手戴赛璐珞(或玳瑁)假指甲拨弦发音。
布袋木偶(图9),包括鬼丑、千里眼、孙悟空、和尚、媒婆、孩童,清代,高28.5~34厘米,泉州市博物馆藏。福建木偶戏品种繁多,享有“木偶之乡”的声誉,其中提线木偶戏、布袋木偶戏尤为突出。布袋木偶戏因其全部行头只用一个布袋装着,不用戏箱而得名。又因木偶由木偶头和布袋样的衣服组成,演员用一只手的手指和手掌操纵,又称“掌中戏”。表演时,动作轻快灵活,全身都有丰富细腻的动作,善于刻画人物个性;音乐富有节奏感。
大音希声
除了乐器,福建还留存有与音乐活动有关的乐俑、器皿饰绘、雕塑、雕砖石刻、壁画等音乐文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些无声之音记录下古代音乐的历史信息,弥足珍贵。
乐伎俑(图10),五代,长7.7厘米、宽5.9厘米、高15.5厘米,建瓯市博物馆藏。该乐伎俑呈跽坐状,头部从中分束双发髻,眉清目秀,嘴角微扬,右手托着拍板,左手扶着拍板的一角,作演奏状,着开襟束腰长袍服,通体施青黄釉及膝上部,内中空于底部开腔。其中拍板刻画清晰,共8片,上面略薄,下面略厚,并拢在一起。
阮咸纹画像砖及拓片(图11),西晋元康二年(292),残长21厘米、宽17.5厘米、厚5.5厘米,泉州市博物馆藏。2006年出土于南安市丰州镇皇冠山,墓砖上绘有阮咸。阮咸为弹拨乐器,又名秦琵琶、秦汉子。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此画像中琴头有短横,表示调弦把;琴颈细长;圆形共鸣箱,箱上有5点,上下左右4个为声孔,近中心1点为弦的支座。
贾琛松下弹琴图团扇面(图12),清,最大径25.6厘米,福州市博物馆藏。扇面描绘古人音乐生活画面,苍松下老翁弹琴、书童持杖,空中仙鹤飞来。画面左边落款“松下弹琴待鹤归 甲申夏日写奉 益斋七先生大人教正 古吴贾琛”。构图简洁,意境雅致。
览音乐文物,声声入耳,犹在眼前,昨日声动,今日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