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位于上海西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核心地带,面峙九峰,襟带三泖,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和鱼米之乡。青浦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崧泽文化的命名地、海丝名港青龙镇和江南古镇朱家角的所在地,也是革命家陈云同志的故乡。
作为上海文物富集区,青浦拥有朱家角、练塘、金泽3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7个上海市历史风貌区,留存历代不可移动文物282处,其中崧泽、福泉山、青龙镇遗址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泖塔、放生桥等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课植园等4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225个。这些文物延续着青浦城市文脉,奠定了上海文化根基,上海史前文明与江南文化在此同生共长,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于此交相辉映,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优质的旅游资源。
近几年来,青浦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保护第一,积极探索新时代都市背景下文物保用新路,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将文物工作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切实提高文物社会支撑度和贡献率;结合区域实际,不断提高文物价值挖掘阐释和传播推广水平,全面加强文物的保护传承弘扬,奋力开创青浦区文物事业发展新局面。
政策护航,着力完善文物保护体系
好的政策,可以完善文物保护利用体系,让丰富的文物资源“保”下去、“活”起来。近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为新时代文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给。在政策护航下,青浦区不断探索符合区情的文物保护利用制度,完善机构建设,以强化文物安全管理、织密文物安全网络为抓手,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村居联动”的综合性文物保护体系。
“三个责任”明确政府主导 守住安全线是文物工作的根本,青浦区通过三个“责任”建设,以政府为主导,逐步完善管护体系。一是明确区、镇两级政府主体责任,逐级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压实压紧文物属地化管理职责;坚持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细化文物保护考核指标,将文物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加强部门监管责任,2021年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增挂文物局牌子,下设文化遗产科,增强行业保护管理能力;落实“放管服”要求,加强“一网通办”平台文物审批项目的内容建设,提升文物保护项目管理水平。三是落实业主单位与产权所有人的直接责任,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知识培训、安全巡查、普法宣传等方式,确保文物使用者的安全消防责任以及所有人的维护修缮责任落到实处。
文管委统筹多部门协作 作为坚实的组织保障,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牵头整合青浦区文物力量,统筹协调35家成员单位,通过日常沟通联络、会商研判、专项行动等,构筑文物安全管理、维护修缮、活化利用联动协作网。不断探索革命文物保护新模式,区文旅局、检察院、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及上海军事检察院在建党百年之际联合会签《关于建立青浦区红色历史文化遗产检察公益诉讼保护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畅通了检行协作配合机制,加强了革命文物保护督查力度,健全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村居联动织密文保网络 在区、街镇、文保员三级联动机制的基础上,2017年增设村居联络员81名,覆盖了新增的225处文物保护点,为四个级别的不可移动文物织密了保护网。加上57名文保员(覆盖5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青浦区现有一支138人的文保员队伍,基层文保力量得到有力加强。为了强化文保员队伍的组织建设和规范管理,2020年,青浦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印发《青浦区文物保护管理员管理办法(试行)》和《青浦区文物保护管理员工作职责》,明确基层文保员岗位职责,促进文物日常保护和管理。
资金保障,合力维护水乡文物风貌
2017年,青浦区文物管理委员将225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以“文物保护点”予以登记并公布,加上5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量达到282处,文物保护资金需求量大增。经济科技水平的发展、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也使得文物保护经费成倍攀升,地方政府资金筹措压力逐步增大。为加强文物保护力度、改善文物保存状况,近几年来,青浦区形成了多元化资金保障模式,推动社会各界致力文物保护工程的开展,有力维护水乡文物本体及其风貌。
财政托底鼓励社会参与 青浦区在文物工作实践中适时创新区域文保制度,2018年,印发区首部文物保护工程规范性文件《青浦区文物保护工程实施办法(试行)》(青府规范〔2018〕2号),明确了区内国有产权的文物保护工程资金政府投入部分由区、镇财政各负担50%,规范了工程流程与专项资金监管,建立了长期有效机制实现财政托底。这极大地调动了街镇文物保护修缮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有产权不可移动文物维护保养、修缮的力度。不断探索拓宽文保资金渠道,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进入文物修缮事业,引导社会单位、企业、个人、原居民等社会力量多方出资共同参与修缮。其中以国有企业投入最大,2018年至今,共计投入约2000万元,修缮文物建筑7处。
协力突破私产修缮瓶颈 与国有产权文物相比,非国有产权文物建筑保存状况不尽如人意,维护修缮与保护利用也各有难题。为了有效破解修缮资金这一难题,根据业主诉求和产权具体状况,推出“一物一议”政策,多方合力采用宅基地置换、政府或国有企业购储、转租等方式,灵活处置。以位于练塘镇的陈云同志农村调查旧址、小蒸农民暴动旧址为例,正在探索以“权”换“资”、以“用”促“活”模式,即由政府购储私人产权将其转化为国有文物,修缮后打造为红色展示空间,丰富陈云故里——练塘的文化内涵,旨在赓续革命精神与红色血脉。
鼓励业主实施保养修缮 对于有维护保养、修缮意愿的业主,采取加强引导、优化程序、提供支持的政策。作为青浦区首例由业主个人独资完成的文物修缮案例,金泽镇唐氏民宅保护工程于2021年完工。在唐氏民宅保护修缮工程中,政府尊重业主个人权益,充分协调文物保护要求与业主的需求,为业主提供专家指导、推荐符合资质且价位合适的勘察设计团队,并指导安全施工等。唐氏民宅修缮工程是私人与政府合作、共同保护文物的一次成功尝试与突破,对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修缮起到了积极、正向的引导。
资金增长保护成果丰硕 资金保障机制的完善、筹措方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多方保护文物的积极性。2018年至2022年,以“实现精细化管理、预防性保护”为目标,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先后制定了2018-2020、2021-2023年《青浦区不可移动文物三年修缮计划》,有序开展近40项高质量的文物修缮工程。政府和社会力量累计投入修缮资金6000万余元,其中维护修缮古塔3座、革命文物4处、古桥15座、民居等各类建筑16处。同时加强对各类型文物的保护,主动开展地下文物埋藏区考古勘探、重点文物数字化工程、碑刻专项保护、文物档案电子信息化等多项文物工程,有力地保护了水乡特色遗产。
科技支撑,有力实施文物平安工程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遗产,在漫长的岁月背后是致灾风险多、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实况。随着保护科技的不断创新,青浦区不可移动文物的技防水平进一步提升。在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以及“最小干预”的原则下,新的技术与材料不断应用于修缮之中,文物平安工程拥有了更坚实的依靠。
科技助力文物智慧防护 2017-2019年,青浦区不可移动文物高清视频监控项目分两期完成,包含5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古桥(文物保护点)。监控安装完成后,接入街镇网格化管理中心,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极大提升了文物科技防护能力、及时处置能力。2019年,引入第三方巡查机制,采用无人机等科技工具,每月全面开展一次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巡查,并编写年度巡查报告。通过数据汇总,及时掌握了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数据、安全数据,为探索开展不可移动文物灾害与风险图编绘做足积累。
技术迭代守护江南古桥 青浦素有“江南桥乡”之称,现存历代各式古桥86座。作为青浦江南文化意象的重要象征,守护好这份独特的历史珍宝,一直是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古桥修缮数量约占文物保护工程总量的四成,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其中不乏采用先进技术的典范。例如有“连续简支桥梁鼻祖”之称的元代迎祥桥,在2016年修缮工程中采用了地脉动检测试验、摄影建模等现代检测技术确定了桥面裂缝原因、整体变形情况,对症修缮后古桥恢复了“健康”。还清桥是一座建于明初的三跨石平梁桥,因在汛期受灾而坍塌。在2020年的修缮中,采用体内锚杆隐形加固技术修复破裂的面板、立柱、桥帽石等主要构件,这在国内古桥修缮中为首例,既有效解决了结构加固难题,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建筑的历史信息。修缮后的还清桥,恢复了安全通行功能和美丽乡村的景致。
“良医祛疾”文物焕发新生 新四军宣传标语是上海市唯一一处革命标语实体文物。1945年10月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时,沿途在青浦至江苏20多处集镇与乡村留下了40多条宣传标语,今仅存青浦一处,是中国共产党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珍贵历史见证。由于长期暴露于户外,加之江南的潮湿多雨气候,标语字迹逐渐模糊,急需采取保护措施。2021年,青浦区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究保护中心团队对标语开展保护修复,采用近景摄影测量、红外热成像等科学技术勘察病害,综合实验室显微镜观察、光谱仪分析,确定了病害及成因。针对病害,进行了表面清洗,采用壁画保护中使用的表面加固材料,通过医用注射器灌浆、表面封护的保护修复方式,消除了颜料层脱落、白灰层脱落、开裂、空鼓等四种主要病害。焕发新生的文物,将更好地发挥其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
保用探索,大力提升文物社会贡献率
随着文物观念的日益普及,当下我国文物事业已走出神秘的“象牙塔”。文物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逐渐融入城市更新和生活日常,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增强文化自信的强大动力。青浦区紧紧依托丰富独特的文物资源,采取“遗产+”和保用结合方式,提升文物在文化旅游产业、改善民生中的社会贡献率;利用修缮后的文物建筑构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人文气息的展馆群体,为城市建设注入更多文化元素和文化魂魄。
文物赋能全域旅游创建 自2016年青浦区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通过维护修缮、活化利用,一批具有人文底蕴的文物融入城市新景观,成为青浦区构建全域景区化、景区公园化的亮眼一笔。在城市景观公园——环城水系公园景城一体建设项目中,一批位于青浦老城厢历史风貌区的民居建筑修缮一新,完成了万寿塔维护保养与灯光改造工程,启动了上海五大名园之一曲水园滨水栈道贯通与灯光亮化工程等项目,多处文物融入环城水系公园整体景观布局。作为环城水系公园的一颗明珠——青溪园,掩映其中的万寿塔院与新落成的知道书院暨青浦名人馆,成了这处人文历史公园的文化向心力。古塔在塑造城市新景观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厚重的文化体验,也创造了惬意的休闲生活,发挥出了更大的社会效能。
改善民生融入城市发展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助力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现代化趋势,结合最新规划调整和重新划定44处已公布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青府发〔2019〕102号),助推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融洽并行。积极推动涉及民生改造的文物项目,涉青龙镇遗址保护区划内的村庄改造项目在不影响遗址安全的基础上顺利完工,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在徐泾蟠龙古镇更新、重固镇章堰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中,5处文物建筑得到修缮保护,古镇古村注入新型产业形态,实现了遗产活化和功能转化,成为探索江南古市镇更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案例。
文物建筑焕发新生命力 利用文物建筑建成了一批青浦名人纪念馆、特色陈列馆、名家作品展示馆、民间收藏展示馆,成为提升城市软实力、培育文化新风尚的阵地。新四军宣传标语修缮完成后,开设了红色印记主题展览、配套建立党群服务点,使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朱家角镇席家住宅、珠浦电灯厂旧址修缮后变身为民间收藏展示馆,张氏小宅建成了朱家角文史馆、金泽村仓库成为非遗展示馆、建新村人民公社大礼堂则成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不断地推“陈”出“新”,焕发出文物新的生命力。
创新表达,全力阐释遗产时代价值
文物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文化、教育、经济、社会等多元价值,以发展的眼界深耕文物研究是探索文物功能转换升级、创新开发的动力源泉。“以丰富生动的价值阐释、可亲可感的宣传传播”讲好文物故事,推动文物以更多鲜活的姿态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文物发挥丰富百姓生活、滋养国民精神的时代价值。
专题研究深耕遗产价值 青浦区不断提升遗产价值认知,开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江南水乡古镇保护课题”“上海古文化走廊规划”等10个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的专题研究,促进文物保护利用向更深层次发展。注重不可移动文物的本体研究,有《青龙镇:上海最早的贸易港》《上海之源——从崧泽福泉山到青龙镇》《陈云与青浦》等研究成果数部。
与时俱进讲好文物故事 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开发微信小程序“水乡遗韵”,让不可移动文物上的二维码成为青浦的“自助导游”。扫码进入“水乡遗韵”即可查看图文、收听语音介绍,这让原本“安静”的文物“开口说话”。“触电”短视频,制作26个不可移动文物短视频,以“知识五分钟”“跟着镜头看青浦文物”“水乡遗韵”三个系列在腾讯视频、B站、各类媒体平台推送,展示了青浦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江南水乡文化客厅的魅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青浦区文化遗产在上海、全国的辨识度。其中《普济桥》在“2020年上海旅游节魔都老建筑短视频大赛”上从576个短视频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十佳精彩短视频”。
科学管理共享考古成果 青浦共有15处古遗址,崧泽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青龙镇遗址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与海丝申遗史迹点,福泉山遗址与青龙镇遗址的考古工作至今更是持续了数十年。为了擦亮“古文化”这张金色名片,让遗址保护成果更好惠及公众,福泉山遗址公园完成了环境整治和展陈改造,崧泽遗址博物馆进行了综合功能提升,成立了上海首家考古工作站——上海博物馆青龙镇遗址考古工作站。其中青龙镇遗址考古工作站作为一个功能综合的文化空间,将充分发挥考古研学、考古体验、展示教育等综合功能和效益,让公众走进遗址,共同探索历史。
过去的五年,青浦区在保护文物、活用遗产工作中,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积累了青浦经验,走出了一条符合区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必至。未来我们更要敬畏历史、文化、生态,“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全面有效地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
(执笔:周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