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山海关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揭牌仪式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设立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是落实国家关于长城保护战略在秦皇岛司法领域的落地之举,也是秦皇岛文物系统、法院系统守护长城文化资源的重要举措,加强长城司法保护的具体平台。
秦皇岛境内长城分布广泛,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至青龙满族自治县城子岭,全长223.1公里。秦皇岛长城保护法制化工作一直走在前列。一是建立“长城保护员机制”,以市级统筹、长城沿线各县区为主体,组建了一支90多人的长城保护员队伍,同时制定了《长城保护员管理办法》《长城保护员检查制度》及《长城保护员工作手册》,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长城保护网;二是积极开展文物“四有”工作,划定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长城保护标志,建立长城记录档案,长城保护管理机构;三是制定长城保护地方法规,出台《秦皇岛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和《秦皇岛市长城保护条例》;四是加强执法检查。开展长城执法巡查,加大破坏长城的处罚力度,使长城保护管理走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制化轨道。
本次建立的山海关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肩负案件审理执行、纠纷调解、长城保护法治宣传等工作职能。届时,还将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基层治理的司法职能,逐步完善涉长城纠纷综合治理机制,推动多方联动化解矛盾纠纷。
(李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