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份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张字迹模糊的入党誓词。它是井冈山斗争时期保存下来的入党誓词,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这份入党誓词虽然饱经沧桑,别字迭出,但却无比珍贵,它出自一位农民党员贺页朵之手。贺页朵,1886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县才丰乡北田村,由于家境贫寒,以帮人打短工维持生计,后来和族人合办了一家榨油坊。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这一年,已经41岁的贺页朵深受感染,满怀热情地投身革命,并且担任了当地农民协会副主席。1928年9月,为了帮助红军收集情报,传递消息,他冒着生命危险,将自家的榨油坊设为地下交通站。除了这些秘密工作,他还多次参加红军攻打永新县城和吉安的战斗,并积极救护伤员,转运粮食、食盐、弹药等物资。后来,中共永新县四区区委根据贺页朵的请求和表现,同意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1月25日,贺页朵在自家榨油坊参加了庄严的入党仪式。对于贺页朵来说,那是一个极不平常的夜晚,在昏暗的桐油灯照射下,他拿出一块早已准备好的红布,在上方写下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CCP”,中间是入党誓词“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由于识字不多,仅24个字的入党誓词他就写错了6个,但其中的一笔一画都浸透着贺页朵对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写完誓言,他又在布下方的两角各画了一个五角星,五角星的中心是由镰刀锤头组成的党徽,五个角上分别写着“中国共产党”五个字。红布的两边还留下了姓名以及入党的时间和地点:“中国共产党员贺页朵,1931年1月25号,地点北田村”。在当时白色恐怖的年代,把名字、地点留在入党誓词上是极其危险的,一旦被人发现,不但自己会失去生命,还会连累家人,然而贺页朵还是义无反顾地这么做了。在入党介绍人的领誓下,他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从此,这誓言成为贺页朵生命的座右铭。无论战斗多么残酷,环境多么险恶,贺页朵都勇敢地冲在斗争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用一腔热血守护着这块血与火铸就的红布。
1934年,红军长征前夕,在一次伏击战中贺页朵身负重伤,被迫留在湘赣边坚持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他不幸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尽管处境十分艰难,他却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将写有入党誓词的布用油纸层层包裹,把它藏在了榨油坊的屋檐下。每当他想念党组织时,就悄悄地把入党誓词取下来默默诵读,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誓言。
1949年8月,终于盼来了解放,贺页朵取出写着入党誓词的红布庄严地对家人说:“我入党时,介绍人反复嘱咐,宁愿杀头,也不能告诉任何人。从入党到解放有十多年了,我没有告诉你们,因为这是党的机密。”1951年,中央派慰问团到南方革命老区慰问,年逾六十的贺页朵将这份入党誓词郑重地交给慰问团负责人。后来,这份入党誓词被中宣部转存至中国革命博物馆,又存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硝烟却初心不改的历史见证,也是见证普通农民在争取翻身解放的艰难历程中,坚定不移跟党走的珍贵实物。
关于入党誓词,早期并没有写入党章,直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入党誓词精炼概括,首度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并明确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总共12句80字的入党誓词也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庄严的承诺。贺页朵的入党誓词,既反映了党早期注重党员入党时要求宣誓的客观事实,也体现了当时党员入党誓词的主要内容。贺页朵书写的“入党誓词”是土地革命时期由毛泽东在湖南酃县(今炎陵县)水口建党时撰写的党的历史上第一份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的延续保存。
贺页朵参加过井冈山、湘赣革命根据地和湘赣边游击战争,他在湘赣革命兴起的艰难时刻义无反顾地申请入党,展现了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对党的质朴情怀。他书写的“入党誓词”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传承教育的宝贵财富,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青少年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个人品德教育的优质资源。
近年来,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等党政部门,不断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青少年学生等到贺页朵书写入党誓词的东南特别区委地下交通站旧址参观瞻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熏陶,牢固树立和践行初心使命意识,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由于时间的漫漶,写有贺页朵入党誓词的红布日渐褪色,字迹已模糊。然而战争的硝烟不能湮没红色的誓言,流逝的岁月沉淀着坚定的信念。革命先辈贺页朵的坚守,向我们彰显了信仰的力量,“一生一诺,一诺一生”,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信念,被深深地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代代相守,永续传承。